這幾位民俗大師在這裏當然以為自己說的上話。
他們在這裏指點江山,說了不少東西。
衛舜就在旁邊聽著,對於幾位大師的話一點都不在意,他們總是說不到點子上。
說著說著那個趙申又開始在眼前表演了,他把自己最新製作的東西全都拿到台上,說起來就是自己這裏都是好寶貝好玩意兒,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等等。
每一句話都代表著無限的自信,有的時候真不知道趙申何以有著如此厚的臉皮。
為什麼親眼看著他把一個非常普通的材料吹成了最頂級的紙像是宣紙,如果真用來做這玩意兒,那肯定是賠掉褲衩的。
趙申的形容之下,宣紙他們已經用了很久的一段時間,而且這個宣紙其實最為堅韌。
“各位你們可以看看,這就是我們利用宣紙做出來的紙活,絕對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首先就是本身的柔韌性,還有在整個過程之中使用之時,所看到的所有儀器結在其中我們會采取最好的材料。”
“在製作當中也會融入一些我們自己獨創性的東西,比如說這各種材料之間有著一些專門的配比,其實裏麵就有要求,一種材料的配比有著多少不同的分別,我們這裏可都是進行了最好的調配,是別人想不到的配方。”
這個不要臉的家夥竟然開始吹噓配方,宣紙的製造工藝隻掌握在很少的那些傳統工匠的手裏。
而那些漿糊以及一些木材如何去使用,如何去運用,也都在一些專業人士的手中,但這個趙申卻覺得一切的東西自己都搞定了。
“不會吧,連這些材料都有專用的嗎?看來趙家的鋪子確實是很厲害的,在這種經營之下,才能讓我們國家內部的這種民俗事業有一種新的氣象變化的感覺。”
“這才是我們現在最敬佩最需要的,大家需要不斷進步,共謀發展,以至於可以讓我們的國家走到更遠的地方,有更多優秀的產出,這才是我們當前最需要記住的東西。”
又有人在那裏不斷的大聲吹捧,這話說的真是好笑,聽著就讓人感覺要吐一樣,不過追捧這種東西又有何用,三言兩語如此一說,就覺得東西好像很有道理。
但其實不會對當前的一切產生任何影響,有的東西確實有道理,但有的又完全無用,這正是現在某些人所麵臨的那種窘境所在。
“我個人對於這種紙張材料其實是不太信任的,如我所說我們白飾鋪一直使用的都是最好的紙張,但不是這種所謂的宣紙,而是在利用紙質材料之時加入一些獨特的工藝,比如說用油浸泡,讓紙張更為堅韌,更有韌性。”
“還有利用更多的紙張互相的交疊在一起,又或者在兩張紙張中間加上一些粗的麻繩一類的,這樣一來可以極大增加那些紙的強度。”
“這位趙先生覺得使用宣紙就是萬事大吉,我本人肯定是拒絕的,而且張教授您就在這裏,您是民俗行業的專家,他們是否使用的是宣紙,您應該一眼看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