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老板看到韓石不願意多說這些事,也就知趣的閉嘴不再提了。

韓石看了看範老板有些落寞的神情,感覺剛才說的有點太生硬,又挽回了說“隻要今後範老哥有需要小弟的地方,我一定會首當其衝,絕不推辭。”

“好,有勒這一句話,吾就滿足啦。吾也給勒做個保證,今後勒有事用到老哥,絕不推辭,就當吾自己的事情辦。”

“這就好,今後還真少不了有用到老哥的地方。”

倆人雙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韓石了解到,這位港商姓範,其實在香港就是開了個皮包公司,是來想把這裏鋼廠的麵包鐵出口到東映國,順便想看看能搞什麼投資項目。這年頭,能出口換外彙,也是國家急需的。

“範老板,我也想做買賣,我正準備在京都成立一家公司,正在辦手續。咱倆可有共同語言呀。”

“小韓,你這麼小就開始做生意了?我以為你還在上學呢。”劉市長感到了驚訝,“在這兒有啥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

“今後一定少打擾不了您。”

“沒問題,來幹一個。”劉市長喝酒這是豪爽呀。

前世韓石酒量不大,半斤正好,八兩就暈。但就是膽大,前邊喝的猛,後邊誰說也不喝了。就這一個優點,還很少喝多過。

“範老板,其實我覺得你想把麵包鐵弄到日本去,恐怕搞不好會賠大錢的。”韓石又轉向港商。

前世韓石可是知道,鋼廠把麵包鐵出口到日本,其實就是賠錢賺吆喝,簡直就是浪費國家的資源來換取外彙,這就是發展初期的陣痛所必須經曆的。這一世讓韓石趕上了就得為國家做點什麼,也好自己插上一腿。

“哦,此話怎麼講啦?”範老板有些不解的問。

“小韓你可不要亂說呀!”劉市長也有些著急。

好不容易拉來一位港商,要是讓他給攪和黃了,那這個責任可就大了。

“劉市長、範老板您二位聽我給你們分析分析。”

韓石夾了一筷子菜,送到嘴裏細細的嚼著,然後又喝了一口王八湯,才慢慢悠悠的說了起來。

“範老板您需要多少麵包鐵?”

“一個月3萬噸。準備簽一年的合同。”

“鋼廠產能是多少?”

“4萬噸。”

“如果鋼廠一旦保證不了您的合同怎麼辦?”

“賠償吾50%的貨款。”

“您賠日本人多少?”

“100%的貨款。”

“哦。”

韓石不再說話,又夾了一口菜,吃了起來。

“你不會認為鋼廠保證不了我的合同吧。”範老板有些坐不住了問道,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他可就傾家蕩產了。

“範老板,您說日本人為啥相中我們這兒的麵包鐵了呢?”

“日本公司說這兒的質量好呀。”

“您覺得中國那些國家級的鋼廠生產的麵包鐵會比我們這地方鋼廠的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