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夭壽了,七百萬花光了(1 / 2)

經過徐楓的一陣忽悠。

宋嘉然還是選擇去培訓學院提高演技了。

用徐楓的話來說就是,趙靈兒這個角色固然出彩,但是出彩的角色也需要演員的點綴。

光是人設好,你沒有演技,那也是多餘的。

深信不疑的宋嘉然自然而然聽從他的安排選擇去報班了,但她報的不是橫店影帝速成班,而是選擇去北影找資深表演係導師來教她。

忽悠結束後,兩個人也是各奔東西。

徐楓回到了七天大酒店,宋嘉然回到了家裏。

一回家,徐楓就默念起一句:“打開娛樂商城!”

話音落下,一個如同遊戲商城的界麵出現在他的眼前。

映入眼簾的則是四個分類。

【編導類】

【表演類】

【才藝類】

【音樂類】

沒多想,徐楓直接點進了編導類。

前世的徐楓是一名新銳導演,如果非要按照娛樂圈明星的等級劃分來說,那麼他就是屬於二線導演。

而評估一個導演的等級,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就是票房成績了,如果你能拍出一部票房破十億的電影,那麼縱然你拍攝技術再差,你也是一線導演。

但這種一線導演含金量不高,因為他不是靠實力成為一線導演,而是純靠票房。

就好比如中彩票成為百萬富翁的人與靠自己拚搏才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一樣。

兩者都是百萬富翁,但兩者的含金量就完全不一樣了。

其次,評估導演級別的就是個人能力了,頂級導演都有幾個相同處。

第一,鏡頭感很強。

第二,講戲很牛逼。

第三,對劇本的打磨很到位,

這三個能力可以說是檢驗導演最佳辦法了。

牛逼的導演,僅僅隻是看一下鏡頭就知道演員怎麼站位,演員無論出了什麼錯誤,他都能第一時間跟演員講戲,讓對方快速進入狀態,而在劇本方麵更是獨具慧眼,平凡無奇的劇本在導演手中可能就會增加不少亮點。

前世的徐楓在鏡頭感方麵,還有講戲方麵以及看劇本方麵都不怎麼好,隻能說湊合。

也因此,他三十多歲才勉強成為新銳導演,也就是俗稱的二線導演。

而現在有了商城,他決定第一步就提升一下自己的導演水平。

前世的他看過不少網絡小說,尤其是文娛方麵的小說。

但每次看到一些文抄公,就是單純的把劇本寫出來,然後就把原電影拍出來時,他都覺得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被摩擦了。

大哥,用腳指頭想想,光一個劇本就能拍的話,那這個世界還需要導演幹什麼?那為什麼影視學院還開設導演班?

最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光有劇本就能拍,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去請大導??

直接請一個剛畢業的導演不好嗎?還他媽的省錢!

沒有在意那麼多,徐楓打開【編導類】的商城後,第一時間就開始尋找符合自身情況的商品。

大概一分鍾的時間,徐楓就找到了幾個有關於導演能力的商品。

“鏡頭感。(售價5000元)”

“與演員講戲的技巧。(售價8000元)”

“劇本的理解。(售價6000元)”

看著這些商品,正當他準備購買自己所需要的能力時,突然間他看到了一個綜合性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