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凡夫見二,智者了達(1 / 3)

第一節 波瀾壯闊回歸常樂我淨

前麵講五蘊十八界,就是說宇宙和人的整體結構、真諦,說明宇宙是怎麼來的。有了人,有了人的受、想、行、識,這樣感知這個宇宙,它才存在。

凡夫見二,見二是什麼?即是把色與受想行識分開了。也就是說,凡夫覺得人是人、物是物、宇宙是宇宙,是割裂的,而不是一體的。“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是說真正悟了的人,會知道所有的色、色蘊以及受想行識,都是心的感受,色都是心發出來的投影,不是真的。不僅色是心投射出去的,受想行識一樣是心投射出去的,其實它們是一個整體,都是我們菩提自性的一種投射而已,是一種反應投射,都是虛的,包括感受。受、想、行、識其實都是幻相,一切相皆是虛妄。那麼這個相指的不僅是色蘊,不僅是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虛妄,連這個心發出的知覺感受也是虛妄。它是一體就是不二,不二的意思就是來處隻有一個,都是一個來處的有多種不同表現形式而已。

我們的心投射出這個宇宙,發出心造了這個世界。然後,我心再造這個識,識又是有生理結構所依賴,就像我的眼根、耳根,即六根對六塵,然後由六識分別它,於是有它的功能、界定、感受,就是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整體都是心的功能,其實來源都是一處,我們修就要從五蘊十八界往回修。怎麼往回修?五蘊十八界都是心投射出來的,那我們怎麼找這個心,怎麼觀察這個心,怎麼調控這個心?

心,你找不到它,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盡虛空遍法界,又不存在於任何空間,如何找它?所以,要找心是無法直接找的。怎麼能感知這顆心,怎麼找到這顆心呢?隻有從心投射出來的五蘊十八界裏,投射出的這些相裏,從這些看似虛妄、假中含真的幻相裏,去找、去感知。都是幻影、幻相,但是幻相是假,假中含真。

我們這個身體是假,五蘊十八界全是假。但是這個假有沒有意義呢?假也是由真投射出來的,由那顆真心投出來的五蘊十八界。可是我們要找這個真心,直接找是找不到的,隻有通過它投出來的五蘊十八界,來找、來感應、來觀察。通過它的投影,回過頭來能夠找到這顆真心,這就叫借假修真。離不開這個假,不能因為五蘊十八界是假,是心投影出來的,我就不去管它。

心,盡虛空遍法界,其中包羅萬象。但是你和你這顆心是什麼狀態,是有漏還是無漏的,是隨機的還是指定的、有針對性的?這個針對性就是從心投影出來的五蘊十八界體現出來。通過這些,我們能夠反觀這顆心,到底它是什麼樣的運作機製,它現在狀態怎麼樣。

比如一個投影機,裏麵有隨身碟,裏麵有各種信息、各種電影,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人生的發展史。其中有喜劇、有悲劇,有戰爭片、有恐怖片、有科幻片,然後有愛情片、有倫理片,什麼劇情信息都有。如果你隻是拿著一個隨身碟,想知道裏麵有什麼信息,根本不可能,因為這些信息,都隻是數據,都是01010101,你根本無法明白裏麵包含的是什麼。隻有通過投影儀把它投射到屏幕上,然後選擇電影,選擇一部喜劇、或悲劇、或恐怖片,然後去播放。隨身碟裏麵的內容是通過譯碼,再通過投影儀投射出去,投到屏幕上,然後你的人生就在屏幕上開始演繹,從生到死。

也許是部喜劇,你從屌絲、奴隸變成將軍,變成國王;也許是悲劇,一開始出生在富貴家庭,後麵一世貧困。這個屏幕就是我們現實的世界,我的人生、我的命運,其實就是在屏幕上從頭到尾的演繹。這是真實的嗎?現實僅僅是投影,包括我們的人生,我所認知、感知的宇宙其實都是一個投影,都是虛妄。

但是,這個投影的根源在哪裏呢?這個虛妄的屏幕上的人,一生的根源在哪裏?就在投影儀裏的隨身碟中,隨身碟中存儲著信息又相當於什麼?隨身碟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也就是我們的第八識,裏麵包羅萬象,什麼種子都有,什麼信息都有。我需要什麼人生,想要什麼人生,第八識裏麵都有。我在降生之前,調到哪個人生,我這一世就來感受哪個人生。

有人問:“老師,這是誰調的呀?誰來掌握我這一世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呢,是佛菩薩?是地藏王菩薩?是閻王爺?還是上帝?”

各位,那些都不是,是你自己。有人不敢相信:“不可能吧,老師,要是我自己的話,我一定得給我調得我中彩券,調得我要從屌絲成為將軍,一定調成平平安安的一生,我怎麼可能給自己調得身體生病、感情不幸,既賺不到錢、又進了監獄,怎麼能把自己調成這麼悲慘的一生呢?”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不一樣的人生呢?那是因為你想經曆。

有人還是不理解的問:“老師,要說我想經曆的話,我應該想世世都當國王,世世都享受最好的物質條件,世世都想人民愛戴我,世世幸福、健康、平安。”問題在於,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一樣,天天吃鮑魚,天天吃海鮮,天天想吃什麼吃什麼,是不是都有吃膩的一天?既然你可以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你已經經曆一萬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有的生活,你還會想再要繼續體驗這樣的生活嗎?會不會想改變一下,嚐試一下吃不上飯是什麼感覺呢?賺不到錢是什麼感覺呢?賺不到你就會想經曆一下,知道了沒有?你已經順順利利、一帆風順的平安一萬世了,你還想再去嚐試這種做什麼成什麼的人生嗎,有意思嗎?你會不會就想嚐試一下,做事有障礙時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仔細想一想是否就是這樣,多少世天天都在幸福中,你覺得那還是幸福嗎?人生的意義在哪裏,具體感受是一方麵,但並不是說僅僅感受好。我們真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的人生?真的隻想要一帆風順的人生嗎?如果你真的內心隻想要一帆風順的人生,一切都是你的心造的,你就一定能一直享受一帆風順的人生。但實際問題是,你真的想要嗎?

有人直接回答:“老師,我當然想要。我學佛就是為了平安,就是為了健康、富足,就是為了我一生幸福、一帆風順,不然我為什麼學佛呀?”你想錯了,其實你不是為了這些。你如果真的想要這些的話,你就會有這種平安健康富足的生活了,是你自己安排你的命運,不然你以為是誰給你安排的呀?

打個比方,你買了很貴的票進去遊樂場,有很多的遊樂設施你隨意玩。裏麵有很平穩的小火車,一圈一圈在遊樂場周邊轉的那種;還有雲霄飛車,有海盜船,有高空墜落的遊樂設施。你自己想一想,你會選擇什麼遊樂設施玩,會不會選擇平平穩穩的小火車,一圈圈的隻在遊樂場裏麵轉?也許會,但你坐一圈、兩圈還會繼續嗎?通常小火車上都是小孩,大人多半無奈的陪著小孩登上小火車,無聊的坐在小孩身邊一圈圈的轉。

如果大人自己來選擇,比如你去選擇,基本上沒有例外,都會選驚險刺激的,像雲霄飛車一類的。其實遊樂場就是你的人生,其實進入遊樂場前,你已經想好了,決定了要做什麼、玩什麼遊戲,你才進入遊樂場。你說說有多少人進一趟遊樂場,心甘情願的,一圈圈坐平穩的小火車呢?遊樂場就是人生,那麼一圈圈的小火車就叫一帆風順的人生。其實沒有人會選擇一圈圈平穩的小火車,即是沒有人真正好不容易當一回人,進了一次遊樂場,甘心隻是一帆風順、平淡無奇。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雲霄飛車,選擇跌宕起伏的人生。什麼意思?不要以為你跌宕起伏的人生是別人選的,沒有人替你做這個決定,都是你自己選的。為什麼選現在的人生,因為你就是想體驗,體驗驚險刺激,從低穀到高峰的成就感;想經曆又從高峰再跌入低穀、曆經磨難的感受;然後痛苦到極點時,再奮進、再奮起、再回到高峰,然後再低穀。這就叫跌宕起伏的人生,同時也叫豐富多彩的人生,這樣的人生起伏本身就是精彩,你就是想經曆這些,根本沒有人跟你過不去。

你在這雲霄飛車往上爬坡的時候很緊張,也很有成就感,那麼高。在往下衝落的時候,你會驚呼、害怕和恐懼,再往上的時候又開始緊張、有成就感,如此上上下下不斷地循環、循環。在雲霄飛車再往下衝的時候嚇得你後悔呀,失控的感覺來時,特別地害怕,特別後悔,為什麼要上這個雲霄飛車,看著那個一圈圈的平平穩穩走著的小火車,多羨慕。心裏想,“我為什麼要選擇雲霄飛車嚇自己?這叫什麼刺激?這刺激不好玩,我要坐那個小火車!我要一圈圈的坐一帆風順的小火車!”然後就看你在雲霄飛車上又嚎、又叫、害怕、後悔。

然而,當你上下起伏過了之後,從雲霄飛車下來之後,下回再進遊樂場,你還是會選擇刺激的,甚至更刺激的,不會去選擇那個平平穩穩的小火車。為什麼?因為不夠刺激。隻有在你最害怕、最恐懼、最後悔的時候,你才會有一點想去坐小火車的想法。一旦真正再讓你選擇的時候,你還會選擇刺激,還會選擇瘋狂。這就是人,就是你的人生,是你選擇的結果。

所以說“蘊之與界”,所有我選擇的人生都是假,是屏幕上的投影。雖然是假,但是我要借由這個假,反觀那個真,即反觀我的真心,為什麼我要選擇跌宕起伏的人生。跌宕起伏,同時也代表精彩豐富,也可以叫波瀾壯闊。你的人生是你自己選的,通過從小到大的經曆,一直到你給以後安排所謂的計劃,這都是假。五蘊十八界都是假,但是借由這個假就能反觀你內心的真,即我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我到底想要什麼?

你真的想成佛嗎,還是想成魔?事實上很顛覆,絕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是想成魔。為什麼?魔的狀態是什麼狀態,是偏執對不對?魔的人生是不是波瀾壯闊,追求刺激,任意任性?那不就是魔嗎?所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任意妄為。

那麼佛的人生是什麼狀態呢?涅槃,無餘涅槃,常樂我靜。那就是遊樂場裏緩緩行駛的小火車。成佛以後,佛的人生就靜止在那裏了,相對就是靜止。想一想波的狀態,你真的想成佛嗎?

魔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人生、波瀾壯闊的人生、瘋狂刺激的人生、任意妄為的人生。偏執、固執、打鬥、衝突、你死我活,這不是魔的人生嗎?佛的人生是與世無爭、清淨無為、波的狀態,看似常樂我靜,但那是接近於絕對的空和靜,你受得了嗎?一個佛的人生,一個魔的人生,給你選擇,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魔的人生。為什麼?其實一進遊樂場就明白了。

你在這兒說,老師我要修佛,我要靜下來,我要修禪,我要靜下來,我要讓自己定下來,那都是嘴上在說的,心裏可不是真想要。嘴上想讓自己成佛,想靜下來,想達到涅槃的狀態,但是心裏都想要魔幻的人生。難道不是嗎?不然好好的日子,有一個好老公他愛你、你也愛他,好好過日子,一生就這麼美好的度過就好,折騰什麼呢?老公老婆比著折騰,倆人不就是共業嗎?為什麼呀?

開始剛結婚的時候,覺得幸福,幸福十多年以後,就沒有幸福的感覺了,就覺得無聊、不刺激、沒有新鮮感了。老公是很愛我,但是跟他過一輩子,八十年如一日都這麼過,心有不甘。多數人是不是都這樣想?然後就開始折騰事兒,外麵就開始有新鮮、刺激。你到底真想要幸福嗎?如果你真的想要幸福和平安,真的想要這種波瀾不驚的生活,平靜的生活,你就一定會有。否則多麼好的老公最後你就會找事兒、打呀、鬧,最後離婚了,離婚以後又這樣痛苦,為什麼?這不就是波瀾起伏的人生嘛。

這才是根,誰想要那種平靜?我們都是嘴上想要,“哎呀,為什麼老天對我這麼不公平?為什麼我就是這麼不幸福?為什麼好好的家就這麼散了?為什麼我現在就這麼孤獨?”你向誰去找原因,老天哪裏不公平了?老天最公平。老天如何公平?大道無情。大道無情到什麼程度?道中的眾生,大道、老天誰也不管。你不要說是老天給你安排,你有錢也不用感謝老天,老天沒管你;你沒有幸福、痛苦,也不用罵老天不公平,老天誰也沒管。沒有一個外麵的老天,真正的老天就是你自己。每一個人都一定是為你自己的生活而工作,為你自己的人生負責。

大道是無情的,這才是真正最公平的。俗話說大道無情勝有情,老天是最不公平的,同時老天也是最公平的;大道是最無情的,但是同時它也是最公平的。

你的人生自己掌握,自己想怎麼過你就安排怎麼過。我們的人生就是自己安排的,不要以為是別人給你安排的。誰會給你安排呀?那我們學這些的意義在何呢?意義就在於,要學習五蘊十八界和心的本體到底是什麼關係,五蘊十八界就是所有我眼見的、感知的,都是心投射出來的。那麼心怎麼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投射出有的幸福、有的悲慘?我們學習的意義就在於,知道任何安排都是我自己想要的,同時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如果現在悲慘得不得了,想賺錢也賺不到,想娶老婆也娶不著,身體又不好,經常碰到意外或者衝突,我的人生簡直悲慘得沒法說。”通過學佛,就會知道這都是假相,這是你演的一部電影。是誰安排你來演這部電影呢?為什麼安排成悲劇呢?其實就是你在來這個人世之前,自己選擇了這部戲,成為這樣子一部戲的主角,要體驗悲慘的人生是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