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率性而活,不再將人生規劃的有條不紊,那樣的生活對於楚楊來說,實在是太過呆板和無趣!率性指的是不再壓抑自己的**,這個**當然包括七情六欲,而非僅僅是**。
第四,對待愛人要自主選擇之餘,也要全心投入,決不能讓前世紅杏出牆的情況再次發生。前世的妻子選擇出牆本身,對楚楊並沒有什麼打擊,相反,在當時的成鐵均來說,還感到了一絲解脫的味道,隻不過因為妻子的出牆,才讓他有了失敗人生的覺悟,所以,他認為讓妻子得不到應有的愛戀是人生失敗的一個有力證據!
有著上述覺悟的楚楊,對胡琳的依賴自然表現的非常充分,但胡琳顯然不想楚楊對自己過分的依賴,因為在胡琳的認識裏,男孩子一定要堅強獨立,否則這一輩子將一事無成,這也是所有的母親都會有的認識,也包括胡楊前一世的母親在內。
可惜家裏還有一個女人似乎並沒有領會胡琳的意思,自從楚楊被發配到楚玲兒的房間裏,楚玲兒便把楚楊拉進了自己的被窩,這個小女人對弟弟的愛似乎更超過母親,如果說胡琳對楚楊是遷就,那楚玲兒簡直就是溺愛,不管楚楊要幹什麼,隻要楚玲兒能夠辦到的一律允許,這一點帶著前世記憶的楚楊豈能看不出來?因此,姐弟倆的感情有如蜜裏調油,好的不能再好了,這一點也讓胡琳非常的欣慰。
楚楊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裏,過著貧窮卻非常愜意的小日子,這個看起來十分簡陋的兩間小平房,在楚楊眼裏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每天他都會在自家的小院子裏徘徊上一會兒,用意就是默默的體會那種濃濃的親情。
說起這個小院,自從楚楊能夠獨自行走開始,第一次出來看到全貌的時候,還是把他嚇了一跳,原因無他,實在是太簡陋了,狹窄的小院子裏堆滿了劈柴,在院門口旁邊還用棚子搭了一個小廚房,每天胡琳就是在那裏給兩個孩子做出可口的飯菜,楚楊麵對這樣的環境,似乎對親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原來,幸福的生活最根本的並不是貧窮或者富有,而是親人之間的情感融合,這讓楚楊對老天給他的重生機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假如沒有這個機會,或許楚楊會一直生活在前世的沉悶當中,那樣的話豈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五歲來臨的時候,楚楊在胡琳的遷就和姐姐楚玲兒的溺愛之下,已經完全融合進了新的童年,往昔的日子似乎漸漸模糊起來,如今的他更喜歡現在的日子,那個沉悶、壓抑,行為中規中矩的成鐵均已經徹底成為了曆史,經過主動和被動的變化,楚楊已經徹底蛻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生命。
主動當然是楚楊對自己的刻意訓練,比如胡琳讓他老老實實的坐在桌子邊上吃飯,可他非要坐在胡琳的懷裏,至少也要在楚玲兒的懷裏。胡琳想把楚楊送到幼兒園去,楚楊就是不答應,好不容易送去幾天,胡楊不是把小朋友打傷了,就是把老師氣哭了,簡直成了醫院幼兒園的小魔鬼,沒辦法之下,胡琳隻好把楚楊鎖在家裏,這樣的結果是胡琳對楚楊身懷歉疚,因為家裏沒有錢請人照顧小楚楊,而楚楊倒是非常樂意這樣做,每天胡琳上班,楚玲兒上學之後,楚楊便在自己家的小院子裏亂逛,或者躲在屋子裏看家裏為數不多的書籍。楚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訓練自己不要中規中矩,他要讓自己徹底做一個放養的孩子。
被動的改變方麵,恐怕跟這一世親生父母的遺傳有很大關係,因為楚楊發現自己的身體出奇的強壯,盡管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飯,但似乎並沒有影響楚楊的體質,本來楚楊也想跟其他主角一樣刻苦鍛煉一下自己的身體,可他發現自己似乎並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就能得到很不錯的結果,因為他的身體本身似乎就蘊含了很大的能量,這讓楚楊欣喜之餘,第一次有了對這一世父母的感念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