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楊寰雨分手之後,楚楊並沒有立刻回家,而是讓大勇載著他在春城的街道上四處轉了轉,並不是春城有什麼好看的東西,而是楚楊希望自己能接著流動的景色消化一下跟楊寰雨交流的心得。
楊寰雨透露出一個信息,他想下放鍛煉,這樣的提議也無可厚非,從楊寰雨的年齡上看,不到三十歲的人,如果守在部委裏,熬上幾年拿個處級,然後在家族的幫助下最後走上一個司級的位置,如果不是太過愚蠢,或者犯了無法饒恕的錯誤,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顯然楊寰雨並不希望自己就這麼過一輩子,或者說,他的想法也透露出一個信息,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就算楊家這樣的家族,年輕人也開始了打破墨守成規的模式,希望能做出與前人不一樣的事業來,嗯,這是好現象。
楚楊心裏的好現象,不是指關於這樣的決定如何的利國利民,而是從這個現象裏,楚楊能夠看出楊寰雨這樣的官家子弟,也並不是完全受家族的左右,起碼他們自己並不願意那樣。
這一點,強如楊遠霆那樣的老革命,恐怕也無法像管理楊秀琴他們那一代子女般讓楊寰雨等人乖乖的順從,當然,借助老一輩的力量還是必須的,畢竟這是個傳統的國家,也是講究資曆的國家,能有老一輩的承認和看重,無疑會少走很多的彎路,也能讓自己的工作成績化成更多的上升之力。
為官者,說一千道一萬,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能夠掌握更多的權利,隻不過,這樣的爭取過程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有人利用卑鄙的手段行賄受賄,有人溜須拍馬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而有的人,利用自己的聰明和才智,尋找到一個可靠的大樹,然後努力的做出一份紮實的成績。
對於楊寰雨,楚楊的看法有些不太清晰,在北京和在春城看到的,幾乎可以算是兩個人,陳亮兄弟的事件,雖然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但卻讓楚楊對楊寰雨有了一個不同側麵的了解,而這個楊寰雨和在楊秀琴家泡茶的那個楊寰雨又有不同的表現,楚楊一時間很難確定自己眼前的三個楊寰雨那一個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或許三個都是吧……”
楚楊自言自語,惹的開車的大勇總是轉頭看他,楚楊對著大勇笑了笑。
“大勇,你覺得雨哥這個人怎麼樣?”
“沒接觸,不清楚。”
很幹脆的回答,其實楚楊也沒希望大勇能夠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不說他的見識,單從性格上來說,大勇也不是那種喜歡思考的人,這種人更喜歡憑直覺辦事,不是說他們不聰明,而是沒有把聰明做到最大的發揮。
從楊寰雨想到大勇,這兩個人可以說沒有什麼可對比之處,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世,有著不同的個人經曆,也有著不同的人生觀。不存在高低之分,因為完全是兩個價值體係,在大勇的世界裏,誰對他好,誰就是親人。而在楊寰雨的世界,對他最有利的才是親人。
最有利?嗯,楊寰雨今天晚上的所有談話,恐怕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假如他真的到下麵拿一個實職,那麼楚楊對他的用處可就太大了,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想法,選擇一個鎮級的領導崗位,那麼單是楚楊一個人的財力,就能讓小鎮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樣做,對自己有利嗎?
楊寰雨跟楊老爺子不一樣,他有過商業經曆,應該清楚的知道楚楊這樣的人是不會幹那種無利起大早的事情,所以,他一定有一個差不多完整的計劃在心裏,但是他並沒有說出來,這說明他更希望楚楊能夠以兄弟間的情誼參與進去,那樣的話,兩個人也就能更加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但是楚楊猶豫的地方也就在此,他真的能跟楊寰雨擁有像跟李鐵等人一樣的感情嘛?這一點,楚楊的心裏相當的沒有底。
回到家裏,楚楊看到楚鈴兒正在和楊逭晴倆人坐在起居室裏說話,他忽然想起了楊寰雨說起的關於把錢轉移到美國去的問題,便叫上楊逭晴到自己的書房裏,準備好好的說說這件事。
到了書房,楚楊坐在書桌後麵,拿起一塊壽山石雕刻的手把件在手裏把玩,最近他忽然喜歡上了這種東西,自從上次買了藍田玉的手鐲和掛件之後,他便開始注意起了關於玉石的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