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小千和小風的幫助,梅若冰很快就熟悉了曜揚軍的事務,做起事來也更加麻利。耀陽笑著對梅若冰道:“看來我不隻是娶你當老婆,還多了一個好助手。”梅若冰用玉指一點耀陽的額頭道:“便宜你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曜揚軍的勢力一步步逐漸紮實鞏固起來,對曜揚軍來說,穩步前進比虛浮的發展更加重要。無論是東魯還是南域暫時都沒有行動,耀陽暗思,很有可能是慕行雲在南域奪權,導致南域內爭不斷,沒有時間來對付曜揚軍。至於東魯,因為上次慕行雲率兵時先行出手偷襲的事情,讓他們亦覺不好意思,但是更多的恐怕是朝歌對他們的威脅,讓他們無暇跟曜揚軍糾纏下去。
暫時一切平靜,這對於現在正需要時間穩固勢力的曜揚軍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不過世事無常,絕對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如人願的。耀陽越是希望平靜的局麵持久,那事情就發生越快,不過情況並非出自曜揚軍身上。
當耀陽正準備策劃一個月的訓練之時,小千和小風兩人卻是一起興衝衝地跑來稟報:“東魯,薑渙楚遇刺身亡,薑興魯重傷。”
耀陽正拿著玉簡看著,聞言臉色大驚,竟是將玉簡一扔,急忙問道:“怎麼回事?薑渙楚怎麼會死的,誰下的手?”
小千和小風都搖頭道:“不清楚,據聞當時若非幽雲仙子在場,薑興魯和其子薑成業都得死。幸好幽雲仙子修為過人,察覺後救下薑興魯和薑成業。”
“原來如此,幽雲沒事吧?”耀陽問道,幽雲不隻是倚弦的紅顏知己,也是他的朋友,自然會有所關心。
小風道:“幽雲仙子沒事,隻是薑興魯傷勢嚴重,就算有玄宗救助,能否活下來也是個問題。”
耀陽聽了不由驟起眉頭來,來回的在房內踱步,看得小千和小風有些莫明其妙。
小千看出師父似乎有些頭痛,不由奇怪地問道:“師父,薑渙楚一死,東魯必定大亂,那對我們不是有好處嗎?”
耀陽看看小千,道:“小千你雖然見識大增,但是還少了大局觀。你別隻看東魯與我們的關係,還有其他幾個勢力跟東魯的牽扯。東魯如今一亂,無論朝歌還是崇國都將對東魯進行蠶食吞並,這就迫我們得做出反應。”
小風遲疑著說道:“師父是要跟他們爭東魯的地盤?”
耀陽歎道:“不是我要跟他們爭,而是為了曜揚軍不坐以待斃,隻能插上一腳,虎口奪食。否則的話若如讓朝歌和崇國瓜分東魯,沒有東魯這個矛盾的集中點,無論是哪個勢力都會轉而對付我軍,那時我們哪裏還能有對抗之力?”
小風道:“怕什麼,我們始終得跟他們交手,將他們剿滅,早一點也好。”
耀陽搖頭道:“我寧可薑渙楚和薑興魯能主持東魯大局,讓東魯頂住崇國和朝歌的壓力,而南域還陷於內爭之中,無力對我軍動手。這麼好的一段時間讓曜揚軍的兵士好好鍛煉一下,同時進一步穩固我軍的勢力範圍。那比什麼都有用,可是,為什麼一直都不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呢?”
小千愣道:“師父,我覺得我們曜揚軍已經很厲害了,比什麼南域軍和東魯軍並不差。”
耀陽神色一凜,盯著小千沉重地道:“沒想到連小千你也這麼想?小風你呢?”
小風見耀陽問得認真,遲疑一下亦道:“弟子不敢說謊,我也認為,這幾戰我軍將士上下表現很好,不比南域軍和東魯軍差多少。”
耀陽喟然長歎,說道:“連你們也是這樣的想法,那恐怕其他人更是以為如此了,我雖然能訓練出兵士的戰力,卻無法左右他們的思想。”
“師父,難道我們錯了?”小千和小風不由愣了。
耀陽苦笑一下,問道:“你們仔細想想,南域軍和東魯軍在已呈敗局時候的表現?特別是南域軍。”
小千仔細想了一下道:“他們的確厲害,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保持足夠的戰力,即使士氣低落他們亦從未放棄過抵抗,大部分人是直到主將說撤退的時候才開始撤離戰場的。”
小風道:“特別是那南域軍,他們一路敗勢,卻還能衝出重圍,並在短短時間內能重整軍隊力圖反擊,這些都不是新兵可以相比的。不過我軍的表現也很不錯啊,士氣高漲,能壓著敵人打,最終贏得勝利。”
他們兩人跟耀陽在一起久了,受多熏陶,亦能說得有理有據,倒不是胡說。
耀陽點頭道:“你們說得不錯。但是你們換個方式想一下,他們能在敗勢之下繼續頂住誰的攻擊?南域軍在怎麼樣的情況下突破了誰的重圍?我軍士氣高漲壓著敵人打,但是敵軍的損傷並未達到大敗應有的損失,這些是什麼原因?”
小千和小風頓時一愣,的確,他們並沒有想清楚這幾點。
耀陽繼續道:“我軍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也隻能使敵人達到一般的戰爭損失,不能困住敵軍將他們圍剿,還讓敵軍從容突破。如果我軍形勢不妙,隱現敗局,那會有什麼反應呢?到時恐怕我空有妙計,亦難回天。”
小千和小風駭然,他們還真是想得不夠周全,雖然還未發生過這種事情,但是他們知道,一旦形勢不妙,不是千錘百煉的軍隊的確是很難再保持鬥誌。而無論是南域軍還是東魯軍,他們兵士表現出來的素質真的不是常人可比。而曜揚軍若是戰局不妙,那真的很難保持這樣的軍心和戰力。
小千和小風之前是絲毫沒有想到這些,此時才知道想將曜揚軍真正打造成能征善戰的兵馬,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耀陽沉聲道:“可惜沒有時間讓我軍穩步發展了。薑渙楚死得真不是時候,而且我更怕薑興魯還會出事。一旦唯一能撐起大局的薑興魯也死了,那東魯也就完了,如果這樣我們還不如也趁早強占地盤,以跟朝歌和崇國一爭長短。”
好像為了驗證耀陽說的話,第二日小千和小風便聽聞薑興魯傷重不治,東魯大亂,薑渙楚的子孫沒有幾個成才的,慕行雲卻力頂薑成業。
耀陽聽了後,立即下令全軍集結,進逼東魯。現在絕對不是去追查究竟是何人殺薑渙楚父子的時候,曜揚軍一旦動作稍慢,以後將更加麻煩。可以預見,沒有東魯,朝歌和崇國很快就會將矛頭對準曜揚軍。曜揚軍就算現在置身事外,也無法有足夠的時間,既然如此隻好先下手為強了。
薑渙楚父子身亡的消息一傳出來果然是震動天下,崇國首先便忍不住進入東魯境內大肆侵占城池土地。朝歌不甘落後,亦乘機進攻,隻是他們被西岐牽絆,自然不可能全力以赴。
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曜揚軍亦是主動侵入東魯境內,還是像以往一樣,以雷霆萬鈞之勢連占隸屬東魯的大小城池七座,除了首戰曜揚軍攻入城池外,其他四城全部是因為東魯內爭又無兵力守城,麵對曜揚軍十萬大軍,哪有能力相抗,除了投降以外別無他法。
耀陽集結十萬兵力純屬無奈,他希望在這相對不能算是嚴酷的戰爭中讓那些新兵逐步成熟起來。其實對那些新兵而言,就算隻是長途行軍亦是一種必要的磨練。第一場攻城戰,雖然因為實力懸殊而戰況並不激烈,但亦讓那些新兵嚐到戰爭的血腥,有助於新兵成長。
耀陽此次的行為甚是冒險,曜揚軍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隻有三萬守軍,一旦南域軍大兵侵入,曜揚軍勢必陷入困境。隻是現在情況隻能如此,若不是薑渙楚父子猝死,東魯大亂,耀陽何致於用這等冒險的策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東魯再亂還是有足夠的實力,曜揚軍若是兵力不夠未必能有多少收獲,而五萬新兵暫時也無大用,耀陽幹脆就將五萬新兵一起派遣去攻城略地。
而此時薑成業在慕行雲的幫助下已繼承東伯侯之位,正式統治東魯。
耀陽聞此,便斷言道:“我軍與東魯一戰無可避免。”
秦驪如和莫淩風等人對此表示懷疑,慕行雲不是笨蛋,他應該知道現在的情況,東魯最好選擇是先擊退強敵崇國,再全力對付曜揚軍,因為崇國國力強盛,後盾強勁,一旦占據城池,東魯再想從他們嘴中挖出來就困難了。而曜揚軍剛起,在附近本無根據,就算占了城池也如無基之殿樓,隻要後方沒有崇國威脅,東魯集中兵力穩重反擊,就能讓後方隱患不少的曜揚軍全麵敗退。
如東魯先進擊曜揚軍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後方有大敵時刻虎視眈眈,他們不得不分散兵力防守崇國,更被迫要跟曜揚軍速戰速決以使回頭應付崇國。
秦驪如等人的話自是理據十足,絕非無的放矢。
耀陽卻想都沒想地搖頭道:“可惜你們忘了一點,現在的東伯侯是薑成業而非慕行雲。慕行雲在東魯再有影響力,也暫時不可能取代薑成業。薑成業此人我跟他接觸過兩次,又調查得甚是仔細,恐怕他不是很有理智的人,聽說他現在的傷還沒好,為了私怨做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也非是不可能。慕行雲以己度人認為薑成業不可能會這麼愚蠢,但是像薑成業這樣從小驕橫無理的人是絕對的自我,恐不會聽慕行雲之言。”耀陽最後幾句雖然話語隻是臆斷,但是口氣卻是肯定得很,顯然對薑成業了解不淺。
正如耀陽所言,慕行雲亦想不到薑成業對耀陽的嫉恨竟能掩蓋所有的理智,就連他的威脅也無法阻止薑成業要報複耀陽之心,東魯集結大部分兵力,兵發南方前線,要跟曜揚軍決一死戰。
耀陽沒有退縮的餘地,隻能選擇跟東魯軍正麵一戰,其實他何嚐不想抓住東魯軍的弱點拖延下去,可惜的是東魯軍甚是急迫這個弱點也是曜揚軍現在的弱點,後方空虛受南域威脅是耀陽此時心中的痛。雙方不謀而合,都決定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