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域軍敗退,其他勢力還無法抽出時間侵犯,曜揚軍暫時有了一段休養的時間。耀陽和倚弦趁此機會研究乾元綾巾,他們很清楚,得到百夜魔刃的蚩尤可能已經完全痊愈,現在兩人聯手都未必是他的對手。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從乾元綾巾中得到一點啟示,廣成子的東西肯定不差。
根據應龍所言,正常能用的辦法都用了,甚至以火燒水浸雷劈等非常之法亦使了,但是都沒有什麼大的效果,乾元綾巾的確是非同尋常的寶物,任由應龍怎麼折騰,也絲毫未損,卻也沒有一點異樣。
不過應龍也提供了一點線索,就是一旦有大量元能湧入,乾元綾就會微發紫光,隻是除此之外,無論應龍怎麼努力,乾元綾也沒有再進一步的變化。
耀陽和倚弦試過後,果然見乾元綾在發紫光,但是兩人不管再如何出力,它終究還是原來一副模樣,仿佛完全沒有任何變化一般。
耀陽放棄將元能輸入,歎了口氣,道:“我們這樣做無疑是海底撈針,鴻鈞老祖和應龍兩人是何等人物,憑他們的修為和曆練,還有什麼方法是沒用過的?這個該死的東西,廣成子他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做,幹嗎搞得這麼麻煩?別人也就算了,但你可是龍刃誅神的得主,他既然留了這麼一把東西給人,何苦還要將這乾元綾的秘密藏得這麼嚴實?”
倚弦笑笑正要說話,突然腦海靈光一閃,得到乾元綾的情景從腦中一閃而過,不由自語道:“難道是這樣?”
耀陽愣道:“怎麼?”
倚弦沉思片晌,道:“廣成子應該不會為難得到龍刃誅神承認之人,但是他又未必願意心術不正的人得到乾元綾,既然他願意相信被龍刃誅神認主之人,那肯定是不會不讓龍刃誅神得主破解此綾巾?這樣說……”
“小倚,沒想到你還真有點小聰明。”耀陽眼中一亮,興奮的說道,“龍刃誅神的得主?鴻鈞老君和應龍可能什麼辦法都可能試過,但是他們都沒有龍刃誅神。”
兩人豁然開朗,當下沒有任何遲疑,倚弦就祭出龍刃誅神,元能透過刃身逼入乾元綾,既然乾元綾隻對元能有反應,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
果然,兩人隻覺眼前紫光大漲,乾元綾抖動不已,微有鳴聲。倚弦逐漸加力,紫光也愈來愈烈,到倚弦傾盡全力之時,紫光暴漲刺得兩人雙眼欲盲,但是讓他們鬱悶的是除了飛舞在空中的乾元綾發出紫光外,其他的還是沒有什麼異常之處。
“看來你的修為不夠,讓我助你一臂之力。”耀陽喝道,將元能逐步注入倚弦身上。倚弦將耀陽的元能和自身的結合起來注入龍刃誅神,兩人一身修為皆是以歸元異能為基,合力而為絲毫沒有一點排斥。
隨著元能的不斷注入,乾元綾發出的紫光竟然逐漸凝結起來,光芒不再四散,卻似乎是濃縮在乾元綾上,幾乎成了實質。光芒慢慢凝結,卻似是一個個奇型的符號,密密麻麻的不斷清晰變多。
“快成了吧?”耀陽大喜道,加勁催出的元能。
誰知樂極生悲!
“砰!”一聲裂響,無論鴻鈞老祖和應龍怎麼折騰也安然無恙的乾元綾竟是生生爆裂,之間光芒符號四散,這三界瑰寶已化為粉末。
“不會吧?”耀陽一聲慘叫,連倚弦都怔在當場一時甚至不知該有怎麼樣的反應。
不過沒有讓他們痛苦多久,那些四散的光芒符號遽然停住,環繞兩人急轉了起來。兩人對視一眼,還沒來得及發出驚訝的聲音,便見光芒連成一片,天地驟變。
耀陽和倚弦兩人仿佛是處身在天際,周圍處處皆是星羅密布,柔和的光芒組成奇異的曲線,無數不同形狀的光弧交織,變化萬千。
兩人立於虛空之中,卻似乎有腳踏實地之感,但明明腳下虛無一物,向下踩去也沒有一點阻礙。
耀陽和倚弦看著這一片奇異的空間,本不明所以,但隨著星羅變幻,曲線旋動,光弧跳躍,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他們立即發覺這些變化竟似一把鐵錘,一下下的撞擊在心中,此等變化之奧妙,讓他們幾乎難以控製一種極其玄妙的情緒。
這便是廣成子證道之秘!
竟有如此玄妙奇異?耀陽和倚弦都不由在心中呐喊!
三界的一切變化盡悉於此,廣成子竟能憑證道前之能獨立創此等奇異空間,實是神玄兩宗自盤古後的第一人。
兩人看著眼前的種種變化,如沐春風,感覺全身上下以及神識靈元無一不舒服爽透。
但是美妙的感覺注定不能長久,不過瞬間,兩人便發現又重回現實,那四射的光芒剛剛散去,剛才所見的一切仿佛隻是做了一個短得不能再短的夢。
但是兩人清楚這不是夢,這便是廣成子證道之秘,一個足以讓三界四宗所有人風靡的秘密。盡管隻是短短一瞬,但是他們已將所見到的一切牢牢地記在心中,絕對不會讓它消失。
乾元綾所示的真的不是龍刃誅神的使用辦法,但是兩人的收獲卻是難以用言語所能表達的,這遠比他們之前所想要的更好。
“來跟我一戰吧,我要將這一瞬的感悟留在心中。”耀陽大呼,驚身而起,破頂而出,騰於茫茫蒼穹之中。
“正合我意!”倚弦笑喝,隨之跟上。
九天之上,金紫兩道光芒交織在一起,化為普天的光芒!
曜揚軍在穩步發展,不斷蠶食南域軍,西岐亦沒有停步。南域兵力不濟,雖然勉強糾集一些部隊,但是虎遴漢已死,慕行雲不知所蹤,他人又豈會是日益成熟的耀陽對手。至於西岐姬發才能不凡,薑子牙更是三界奇才,西岐諸將人才輩出,遠不是此時的南域軍可比。最終鄂崇禹在隻剩十餘城的時候鬱鬱而終,其長子繼位不久就降了西岐。
而正因如此,曜揚軍和西岐的爭端提早開始了。
神玄兩宗全力支持姬發,前頭兵是桓衝、金吒和木吒率領的七萬大軍,他們在接收南域最後的勢力之時跟曜揚軍起了摩擦,本來金吒的意思是各退一步,但是桓衝不肯罷手,非要跟曜揚軍爭個你死我活不成。秦驪如運兵已是甚為老道,帶著三萬兵馬沒有跟西岐硬來,而是退守城池,向耀陽要求援兵。桓衝雖然量小,但不算是個莽撞之輩,分別攻下該城周圍的幾個小城,然後接下來就要斷秦驪如的後路,準備讓秦驪如困死在城中。
耀陽和倚弦聽到這消息並不吃驚,這樣的情況是遲早都會來的,隻是這個時候稍微早了一步而已,但斷然不會讓他們感到意外。
綜觀實力,西岐擁有精兵二十萬,有氣吞萬裏之勢,曜揚軍兵不過十六萬,論素質雖有所成,但比起西岐精兵還是相差甚遠,兩者相比曜揚軍明顯落於下風。
不過曜揚軍相對於西岐情況還算好一點,淮夷少了南域為基隻求自保沒有回手之力,東魯還在那邊頑抗,崇國意在慢慢施壓逐步吞噬,倒也不急,所以沒有跟曜揚軍接壤,自然威脅不到曜揚軍,朝歌著重對付西岐,自然不會想再開啟戰端來跟曜揚軍交戰。
兩廂比較,曜揚軍雖然處於下風,卻也非是絕對劣勢。而對付西岐的七萬兵馬,耀陽自然有些把握。他也很簡單,另派十萬大軍,火速壓上,在西岐援兵到來之前全力進攻以桓衝為主將的西岐軍。桓衝為了困死秦驪如以及其三萬大軍,不得已左右各遣萬名兵士。
桓衝之所以分兵,是因為斷沒想到耀陽會傾十萬大軍的兵馬來攻,正麵交戰之下,曜揚軍的青虎和“聚靈石衛”再顯威力,耀陽指揮全軍,倚弦率領有炎氏和防風氏諸高手頂住神玄兩宗的一批高手。曜揚軍人數是西岐軍的一倍,“聚靈石衛”強悍無匹,青虎已達三百餘隻,撲縱掃咬,凶悍無比。
桓衝抵擋不住,拋下近萬屍體和一批糧草退回境內跟援兵會合,此時曜揚軍卻是會合秦驪如後立即退兵三十裏,作勢避讓。西岐也不為己甚,沒有過迫曜揚軍,兩方遂是罷戰,但是誰都明白,這隻是暫時的。隻不過曜揚軍還需要時間穩定和發展,西岐還不得不麵對朝歌的壓力,如此而已。
這一戰乏善可陳,曜揚軍在遏製了西岐軍助力神玄兩宗高手後,以狂猛強悍的非人部隊為先鋒開路,憑著優勢兵力力壓西岐軍才獲勝的,並無多少表現耀陽才能的時候,但這無疑是耀陽最想要的勝利,以實力取勝,堂堂正正戰勝敵軍。以奇擊正雖然看起來舒服,卻是無奈之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萬一有什麼失誤,那整個曜揚軍就完了,如果不是有什麼迫不得已的苦衷,任何一個將領都不可能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還玩這麼危險的小手段。
戰後曜揚軍再投入刻苦訓練,這時的訓練更見成效,不隻是因為兵將們一次次的見識到戰爭的殘酷,亦是耀陽總結經驗,再次策劃出更有用的訓練手段。
耀陽還要再做一件事情,就是將由不同身份兵士組成的曜揚軍擰成一股堅繩,讓牧場遺留下來的兵將、征集的新兵和各批招降的將士拋棄原來的身份,以曜揚軍兵士的身份自豪,形成真正的向心力。當然這事不是短時間內所能辦到的,曜揚軍此時表麵的團結不過是建立在曜揚軍屢戰屢勝,幾乎沒有挫折的基礎上,這並不牢固。
不過耀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曜揚軍成長至此,已是很不錯了,想到這點耀陽還甚是感激薑子牙,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薑子牙教給他或他從龍虎六韜中學到的。
朝歌繼續跟西岐軍糾纏,也不忘吞食東魯,崇國已經將東魯最後的兵力逼到魯城周圍,東魯時日不多。
曜揚軍相對而言形勢一片大好,耀陽這個曜揚大將軍也不必再愁於曜揚軍的環境,生活也能過得一時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