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瓶兒聽見這話,價值觀又受到衝擊,暗想:
“這是懲奸除惡嗎?可剛才那些人雖是要抓我們,但也不算惡人吧……”
沒錯,畢竟剛才死得是天庭中人,所以唐三藏才要這麼說,算是給事件定了性,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沙懷仁在語言藝術方麵也有一定的造詣,立刻附和:
“聖僧前世德名享譽三界。
“如今舊願不改,十世行善,普度眾生,弟子十分尊敬。
“那些居心叵測之徒欲對聖僧不利,弟子又怎能坐視不理呢?”
他頓了頓,又隨口說道:
“謠傳聖僧在取經途中遭遇變故,已遠遁北俱蘆洲。可您現在卻出現在此,想必是要繼續向西天去吧?”
嗯?唐三藏沒有被他謙卑有禮的態度所迷惑,心想:
‘聖僧受到唐僧肉傳聞的驚嚇,遠遁北俱蘆洲’——這一般是中卡拉米們的認知傾向。
而大卡拉米和弈手們,在聽說高老莊的消息後,則有更多猜想,比如
‘佛道兩門鬥的很凶……天蓬元帥莫名其妙進了取經隊伍,究竟是道門安插,還是佛門招攬?’
另外,太白老兒也說了,我是自願上西天的,而且意誌十分堅定。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能擺脫麻煩,控製住齊天大聖和天蓬元帥,不是沒可能繼續回到取經路上。
那現在到底說“是”還是“不是”呢?
唐三藏感覺沙懷仁在試探著什麼。
難不成,這廝和佛門有啥私人恩怨,倘若自己還想繼續取經,他就會立刻抄起手中的木杖行凶?
念頭轉了轉,唐三藏覺得還是抱著佛腿比較穩妥,於是說:
“貧僧發願度化一切蒼生,縱使道阻且躋,也一往無前。”
語氣雖然堅定,但他緊張注視著沙懷仁的反應,心中打算道:
“我是說度化蒼生一往無前,沒說去西天取經一往無前。
“這廝要是翻臉,那我就立刻改口,說如來佛祖道貌岸然,傳的是假經,壓根沒把蒼生放在心上……”
出乎他意料的是~
沙懷仁撲通一下拜倒了,語氣誠懇地道:
“弟子以前罪孽深重,有心皈依佛門尋求解脫,卻苦於無路。
“此次能遇見聖僧,實屬萬幸。
“弟子願追隨您前往西天求取真經,望聖僧收我為徒!”
唐三藏愣了。
旁邊的柳瓶兒也愣了。
這怪人和他到底是什麼關係?……涉世不深的女子有些疑惑。
她聽不太懂二人對話的言外之意,還以為沙懷仁真是為唐三藏的大德所折服,想跟他學習佛法,普度眾生呢~
想起沙懷仁剛才殺人的手段,再看他現在跪拜的樣子,柳瓶兒覺得自己的“男人”……更加神秘了。
而唐三藏自然知道,沙懷仁圖得是西天果位,心說這家夥原來是想追求“進步”啊,還挺上進。
其實,唐三藏很欣賞他,隻不過感覺沙懷仁的來曆十分可疑,絕沒有他說的那麼簡單。
雖然唐三藏無法評估他的修為是什麼水平,但從他的認知水平來看,此人以前的身份絕對超過了“中卡拉米”的層麵。
把這樣的人留在身邊,不得不防,有些麻煩。
但這對當下來說不是問題,至少沙懷仁沒趁猴子不在打唐僧肉的主意,這就證明了他至少有一定可信值。
唐三藏立刻準備答應。
不過,收徒時必須端架子,雖然現在情況危急,但他還是象征性地拋出了一個問題:
“傳聞佛祖召我上西天是為將我分而食之,而我也是在悟空的逼迫下猜無奈西行的。對此,你沒有疑慮嗎?”
沙懷仁答道:
“既然您是聖僧,想必太白金星與護國仙師就是齊天大聖與天蓬元帥了吧。
“弟子雖然愚鈍,但這幾日也能看出來,那二位大仙明顯以聖僧馬首是瞻。
“哪有‘逼迫’可言。”
唐三藏心說這廝洞察力倒是不錯,隻可惜……如來用老子開席的事情,八成不是道門中人瞎編的呀~
他故作高深地點點頭,說:
“好吧,既然你我有緣,那我便收你為徒。”
“謝師父!”
“起來吧,此地不宜久留。”
“是~”
沙懷仁起身後看了看四周,將手中烏黑的木杖插入土中,閉上了雙眼。
一股磅礴的法力波動從他身上湧出。
隻見周圍被焚毀之處竟神奇地長出了花草,地上的麵具、彈殼……沒燒完的粉色肚兜都被植物根莖拉入土壤。
花海又恢複了原貌。
奈斯腳布(幹得漂亮),唐三藏心說,這家夥,很環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