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離別之詩,是失戀的悲歌。”
“作者故作豁達,特意用平靜的文字來寫作,表達的卻是刻骨銘心的痛苦。”
“全詩讀完,我們看到的其實並不是看開了的釋然。”
“恰恰相反,詩裏詩外表達的都是,離別之後將陷入長久的相思和孤單困苦。”
“風箏、書本、沙灘……”
“這些不同的意向,突出的其實都是同一個主題。”
“我最喜歡這首詩的開頭兩句,通過‘你’和‘我’的對比就把意境全部都烘托了出來。”
《給自己的歌》得到了音樂協會的認可,這首《賦別》則是得到了詩詞協會的認可。
所有的文化人,沒有一個不叫好的。
“這居然是個年輕人寫出來的,不得不說真的是年輕可畏。”
“你說這首詩的作者是張歡,他是個渣男?”
“對於他的人品我先不做評價,但這首詩真的是好詩。”
“有時候,才華和人品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
“我並不是對張歡這個人的認可,而是對他這首詩的認可。”
“他確實很渣,但從這首詩裏也看得出他同時也很深情。”
在得知這首詩是張歡寫的,老先生們在了解了張歡的為人之後,也很無語。
所有人都想不明白,一個人那麼渣的同時,怎麼還能做到這麼深情?
各位文學大佬都站出來對這首詩進行了褒獎,小黑子想黑都無法下手了。
翻來覆去的,還是隻能強調張歡是個渣男。
“不管怎麼說,他是個渣男沒得洗。”
“就算他會寫詩,那也是個會寫詩的渣男。”
“寫個現代詩有什麼了不起的,有本事你去寫古詩啊。”
雖然#張歡的詩#這樣一個話題都衝上了熱搜,他的文采驚豔了所有人。
但是,他也沒有因此就少挨罵。
鑒於他不僅大咧咧的承認了腳踩幾條船,還想移民一夫多妻這種騷操作。
廣大的人民群眾,朝他吐口水還吐得越凶了。
在飯圈,經常會有人強調將演員和角色分開。
而在張歡身上,人們已經做到了把他的人和作品分開。
像一些文藝青年,一邊痛罵張歡的同時,也沒有耽擱她們一邊背這首詩。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
·你說,你真傻,多像放風箏的孩子
……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地踏著
·而已是你的夢境了
作為故事的主人翁,楊老板也第一時間看到了這首詩。
她也能理解這首詩的含義,甚至從這首詩裏感受到了張歡的痛苦。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她看了之後是眉飛色舞的,非常的高興。
“臭家夥,不逼你一把我都不知道你居然還有這一手。”
“我要跟別人結婚了,以後再也不理你了,痛苦嗎?難過嗎?”
“你活該。”
她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張歡真要是一點都不在乎,那傷心難過的就是她了。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哼,想得美,請柬都發給你了,婚禮你不來參加嗎?”
想到張歡痛不欲生的樣子,楊老板就找到了一種報複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