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歡和李茜的表演遠遠達不到完美的程度,但還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徹底火爆整個炎華的同時,也成了烏鎮戲劇節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演出。
#張歡 李茜 牡丹亭#
#牡丹亭唱詞#
“你怎麼看牡丹亭這個劇本故事?”
“牡丹亭中的唱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張歡這牡丹亭在戲曲界屬於什麼水平?”
圍繞著演出的各種詞條、各種問題刷爆全網,所有人都在熱烈地討論。
這讓李茜也跟著受益匪淺,人氣名望都隨之水漲船高。
她是學昆曲出身,但因為昆曲不景氣,最終無奈隻能選擇進軍娛樂圈。
可沒想到,成為明星藝人之後,最後還是憑借昆曲更上一層樓。
當然,這都得感謝張歡。
無論是從個人的角度,還是從昆曲的角度,李茜都想好好地感謝張歡一番。
隻不過,這種心情一看到張歡那副沒臉沒皮的樣子,頓時也就煙消雲散。
感謝什麼感謝,自己什麼都被他拿走了,還要怎麼感謝?
這都是他欠我的。
想到這裏,李茜就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心安理得。
她豁然開朗,感到一陣輕鬆,這時候“嘩”一下就被一大群記者給圍住了。
“請問隔了這麼長時間,再次唱昆曲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你怎麼看待跟張歡的這場演出?”
“能說說你和張歡之間具體的關係嗎?”
“觀眾們都在期待全本演出,請問大家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完整的表演?”
《牡丹亭》全本,儼然已經成了最熱門的詞彙。
就算是不喜歡昆曲的也想看看完整的故事,因為這些唱詞寫得實在是太驚豔了。
“昆曲我是不懂,但這些唱詞的文學造詣我想我還是有資格評價幾句的。”
“毫無疑問,這是張歡一貫的水平,他再一次讓我們望塵莫及。”
在圍脖上發文這樣評價的是,詩詞協會的會長。
《牡丹亭》不僅在戲曲界引發了地震般的效應,同時也又一次驚豔了文學界。
聽戲的想聽全本,看故事的想看完整。
所以不管是張歡還是李茜,走到哪裏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
就連那些老先生,也是眼巴巴地看著他。
昆曲乃至所有的戲曲,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受到過這麼多的關注了。
這可以說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推廣,應該再接再厲去更進一步。
這一點,是出於為昆曲考慮。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是觀眾,也想到全本。
而這一切,都得看張歡。
撩完就跑不是他的風格,無論是對女人還是對事業都一樣。
“全本是可以有的,巡演也是可以有的。”
“不過,得挑個時間。”
張歡攤攤手就表示,不是不能演,而是不可能馬上就開始。
《歡樂炎華行》還在繼續,另外他還欠著古漓娜一部電影。
至少得先把前者完成,在跟後者不衝突的情況下才能開始。
“這好像也不要緊。”
“真要開始巡演的話,舞美設計需要準備、配角演員需要準備。”
“等把這些都給安排好的時候,貌似也正好我能騰出檔期來。”
這樣安排確實不錯,因為本身也需要籌備所以並不耽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