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明回家無人(1 / 2)

當宋鬆開了十個小時的車,來到村頭的時候,正值下午四點多,太陽在西邊照耀出一縷光芒,刺得眼睛看不見東西。

依依稀稀之間,隻見的不遠處一間小房子,房子沒有門,四麵牆全是水泥漆成的,屋子上的瓦片是一種奇怪的黑色。

接近以後才發現,那屋子旁邊立了一個牌子——民俗示範點。

隻見的那屋子裏,依稀可見,三座神像披著黃色的披風,然而,或許是距離太遠,也或許是那屋子裏太暗,怎麼也看不清屋裏的布置,以及那三座神像的臉。

宋鬆不由得疑惑,因為這裏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這裏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

他知道,這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外界的一切日新月異,城市高速發展,地鐵、高架拔地而起,三十三層的房子半年就可以建成。

這裏卻是一段被時間定格的地方,毫無波瀾。

然而,這座廟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高山大廟,旅遊景點一般的地方,他見多了,那裏有高大、肥胖的和尚。

嘴裏吟唱著氣勢恢宏的經文,通過現代科技的大音響傳出去,大殿上,隨喜過的信眾身穿黑袍,合十雙手,三拜九叩,安保人員拉起防護。

門口有最便宜38一根的香燭,山下還有長龍一般的市場,賣著烤鵪鶉蛋、山楂糕、澱粉腸這樣的小吃。

山上安靜的如同聖地,山下是喧嘩的市場。

這樣的地方,在宋鬆看來是極好的,為自己無聊的周末找到了一個好去處,還帶動了當地的旅遊、就業。

可是,自己麵前,那個小屋子,自己以前從來沒見過,就那麼突兀的出現在田地上。

田地旁邊還有大片大片的太陽能電板,在陽光下,反射出黑色的光芒。

這個沒什麼意義吧?不能帶來經濟效益!也不能帶來就業?

宋鬆心想。

像他這樣,在時代的末尾才一頭從農村紮進城市裏的人,做最累的活,吃最難的苦,每天節衣縮食,隻為了能省下點錢。

他知道的,世界在變化的但是與他無關,夢裏都是這片村子,醒來以後,心裏想的都是,我一定不能再回到這片村子。

表裏山河入夢,夢外霓虹依舊,青磚紅瓦常伴,綠水難嗅。

車輛緩緩地駛入村子,村裏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雞鳴狗叫,隻是偶爾有個人出來,他也不打招呼。

村裏是沒有年輕人的,所有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能嫁到城裏的,都留在那裏了,沒有嫁出去的寧願在外麵飄著也不願意回來。

他這次回來是跟父母一起,回來給爺爺過十年。

爺爺已經去世十年了,三年的時候,他沒有回來,爸媽幫他擋過去了,說他工作忙,沒有空。

實際上,隻有他自己知道,他隻是不願意再看到那片天空,那裏有他破敗的屋子,有他童年亂跑的腳印。

他隻是害怕,害怕看到這些,自己就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再也沒有了奮鬥的心氣。

哪怕他現在也不過是個月工資3200的小透明,但是月工資3200和一年種地收入1200畢竟是有區別的。

哪怕拚盡全力也剩不下多少錢。

車最終在一片紅磚前麵停下,不知道是哪裏來的紅磚,估計是哪一家建設留下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