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覺得黑鳥的話很有道理,便回答到:“天下慈母心,我答應你的請求。但是我又不認識你的孩子,我該如何去避免悲劇的發生呢?你們又是什麼鳥類呢?”

黑鳥回答道:“我們的族類叫烏鴉,天下羽毛最光澤、歌聲最悅耳的鳥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世界最美的鳥。”

獵人很高興答道:“那麼,你放心吧,我一定遵守諾言,不殺害你的孩子的。”

烏鴉放下忐忑不安的心,唱著輕悅的歌飛走了。獵人繼續他的搜尋,腦際裏回蕩著烏鴉的話:“世界最美麗的,就是我的孩子。”

獵人一麵思索,一麵尋找,突然眼前一亮,一隻戴著寶冠的鳥正悠閑自在地舒展著身子,一身扇狀的羽毛光彩奪目,叫人不忍離開視線。獵人舉槍正待射出,驀然想起對烏鴉的承諾:“這隻鳥如此美麗,一定是烏鴉的孩子,我不能殺它。”為了遵守諾言,獵人隻好放棄美麗的獵物,悵然間,轉頭一看,枝上有一隻輕盈小巧的鳥,從這個枝枒跳到那個枝枒,和著吱吱唧唧的妙音,舞出一片碧綠的光點。獵人心想:“這隻鳥輕歌曼舞,如此可愛,一定也是烏鴉的孩子,看來今天隻好空手而回了。”

正當獵人要轉身離去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團烏黑的東西,發出嘎嘎的怪叫聲,衝著獵人迎麵撲來,獵人一驚,天下有如此醜陋的鳥,毫不遲疑一槍射中。獵人俯身正要拾起自己的收獲,烏鴉卻飛到跟前,傷心欲絕地指責道:“你不是答應我不殺我的孩子嗎?你怎麼可以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呢?”

獵人迷惑地問道:“我是答應不殺害你美麗的孩子,但是這隻鳥如此難看,怎麼可能是你的孩子呢?”

黑鳥傷心答道:“在天下父母的眼中,他的孩子永遠是最美麗的。”

在母親的眼中,無論孩子多麼醜,永遠都是自己千金不換的至寶。當然,也要對孩子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否則容易出問題。世間也有許多醜陋的人、醜陋的事,我們多用一些慈母般的愛心,去包容它,接受它,必然也能將醜陋轉化為美麗。

母親的心是天下最慈愛、最偉大的心佛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位孤寡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幼小的獨子撫養成人。兒子長得溫文儒雅,才學出眾,深獲大家讚揚。歲月推移,兒子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適婚年齡,上門來提親說媒的人絡繹不絕,把門檻都快踩平了,但是兒子眼光高,沒有中意的對象。

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兒子年輕的心被一位標致的姑娘虜獲了,二人墜入再世的情網,濃情蜜意,片刻無法分離。一個柔和月夜,兒子終於提出勇氣,向心愛的姑娘提出結婚的願望:“你願意嫁給我為妻子,和我攜手組織家庭,共創未來的人生嗎?”

隻見姑娘低頭深思,沉吟不語,久久才回答道:“你要娶我為妻,你能給我什麼幸福呢?”

青年說:“我將以摯愛的生命為誓言,對你真心生死不渝。”

姑娘不依不饒地說:“喔!你願意把最珍貴的生命獻給我嗎?我隻想向你要一樣你最心愛的東西,以證明你對我的真誠感情。”

青年含情脈脈地說道:“我的身心血肉都可以獻給你,天邊的星月我也願意乘坐雲梯摘下它作為你發鬢的飾物。”然後深情地凝視著姑娘娟秀的臉龐。

隻聽姑娘淡淡地說道:“那倒不必!我聽說你和母親感情深厚,血脈相連,彼此以對方為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真的愛我,就把你母親的心獻給我,證明你愛我甚於你的母親。”柔柔的語氣透著一股冷冷的寒意。

青年驚呆了,說道:“不!不!這太殘忍了,我不能做如此傷天害理的事。”剎時少女美麗的容貌扭曲成魔鬼般的猙獰。

一段人人欣羨的愛情,因為現實利益的差異而決裂了,青年陷入美麗的哀愁,每天飲酒來麻醉自己,但是姑娘巧笑倩兮的麗影卻經常浮現在他的眼前,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夢魘。這一切的異常行徑,點點滴滴都看在母親的眼中,憂心忡忡的老母親小心翼翼地試探孩子的傷痛,卻換來如受傷野獸般的瘋狂咆哮,老母親陷入前所未有的無助的深淵中。

青年決定做人生最後的抉擇,再度和心愛的人談判:“自從和你分手之後,我努力忘掉我們之間的一段感情,可是你的影子始終浮現在我的腦海,這一生我已經不能失去你,你願意接受我的癡情,共結連理嗎?”

姑娘卻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是早已告訴過你,要娶我除非以你母親的心作為聘禮,我要知道在你心目中,究竟你母親比較重要,還是對我比較關心?”

青年腳步踉蹌,滿臉怔忡沮喪地說:“好吧!為了表示我對你生死相許的真愛,我決定以母親的心為聘禮,迎娶你為妻子。”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青年趁著老母親熟睡,摸索來到床前,撩起蚊帳,舉起手中的利刃,星光照在刃口上,發出閃閃的寒光。青年心中一橫,朝母親的心髒猛刺下去,雙手掏出血跡斑斑、溫熱跳動的心,正要跨下床欄,突然一陣雷電交加,青年隻見天際一群魑魅魍魎向他撲來,他心中一驚,腳下一滑,跌倒在冰冷的地上,手中那顆熱騰騰母親的心“咚!咚!”地滾到角落。青年觳觫顫抖不已,知道自己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天地不容。

這時角落中母親的心卻響起了慈愛的聲音:“乖兒子!你摔疼了沒有?傷要不要緊?”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母親對子女源源不斷地付出慈愛,不求回報;即使子女忤逆背叛,母親依然春暉照拂,無怨無悔,仍用一顆慈心去包容和感化誤入迷途的靈魂。母親的心是天下最慈愛、最偉大的心。做子女的應該知恩圖報,給慈母之心以溫暖,方能對得起天地良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佛經中有這樣一則典故。

從前,有一個國家叫波羅奈國,有一位年輕的國王登上了王位,他勵精圖治,對於國家的內政、外交、財稅、農林、糧食等方麵進行了很大的改革,一心要把國家建設成民富兵強的大國。後來,這個國王發現國家的老齡人口眾多,老人既沒有生產能力,子女為了照顧老人反而要付出額外的辛勞工作,老人是社會經濟、醫療、食物的負擔,國王決定拿出魄力,做破釜沉舟的駭世革新。

於是國王對全國頒布命令:“老人不但沒有勞動力,並且浪費社會的糧食,削減國家的競爭力,老人是我們國家的累贅。家中凡是有老人的,一律送到荒郊野外任憑他自生自滅。從今日起任何人家中,不可以奉養老人,違命者處以極刑重罰。”

自從國王的新法律一頒行,全國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間。有的年邁的父母為了不忍連累子女,自己偷偷跑到深山野林中,被野獸吞噬的不在少數,骨骸暴露在烈日之下,慘絕人寰;有的子女很自私,便狠心將父母遺棄蠻荒郊外,不顧父母的哀泣悲淘。一道錯誤的政令,造成很多骨肉的離散,拆散了很多美滿的家庭,但是國王一意孤行,不管人間慘劇。

國中有一位大臣,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弟友愛,為鄰裏所讚揚。他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父親,飽學多聞,閱世豐富,對子女非常的寬厚慈愛。

這個大臣實在舍不得將白發斑斑的父親丟棄在荒野挨餓受凍,遭受生命的危險。大臣臨機一動,在屋子底下挖鑿一座地窖,裏麵設備一應俱全,把父親藏匿在地窖中,每日親自送飯捧茶,也遵守著敬老的禮儀。老父親在地窖中生活,倒也清閑逍遙,又有兒子孝敬奉養,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日子在平安中飛快地消逝。一日,鄰國看到波羅奈國沒有長者當政,趁機挑釁,派遣使者來下戰書說:“我國與貴國一向和平友好,並且年年向貴國進獻豐富的貢品,但是貴國卻沒有任何的回肴與照顧。從現在起敝國將不再附屬於貴國,我國有七個問題要請教貴國的文武大臣,如果回答得出,表示貴國蜀中有大將,良將賢臣濟濟一堂,我們就收兵不戰,歲歲繼續納貢,如果回答不出,休怪敝國先禮後兵,舉軍宣戰。”

國王急切地追問道:“哪七個問題?”

使者回答說:“首先請教你們三個常識性的問題:一隻大象不能用任何磅秤一類的度量衡工具,如何量出它的重量?二隻毛色、骨骼、腳力完全相仿佛的駿馬,如何分別出哪一匹是母親,哪一匹是兒子?二條長得一模一樣的蛇,如何一眼辨識雌雄?”

“你們什麼人能夠回答這二個問題?”國王焦慮地環顧大臣,希望眾人之中可以找到能夠解答問題的人。

然而大臣們個個噤若寒蟬,麵麵相覷,不能作言。

國王不耐煩地問道:“那另外四個問題又是什麼呢?”

使者接著回答說:“其它四個問題是有關治國安邦的智慧問題:世間上什麼東西最為珍貴?世間上什麼事情最為快樂?世間上什麼味道最為甘醇?世間上什麼壽命最為長久?”

滿朝的君臣一時瞠目咋舌,不知如何回答。

使者一臉狡猾地陰笑:“敝國國王知道貴國是絕對回答不了這些簡單的問題,因此他特別寬厚一個月的期限,屆時貴國如果不能做出適當的響應,休怪我們進兵攻打。”說畢得意洋洋,揚長而去。

受此羞辱的波羅奈國國王,暴跳如雷指著貫列兩旁的大臣們罵道:“我養了你們這一群沒用的東西,如果回答不出這些問題,我要把你們統統殺掉。”

國王下令在全國各地貼上告示榜文,如果有百姓能夠解答鄰國所提出的七條問題,將給予重金獎賞。日子像蝸牛爬行一般地難挨,但是卻沒有一個智者出現,全國陷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恐懼氣氛。

孝順的大臣照往日一般來探望地窖中的父親,深深的憂慮寫在臉上,睿智的長者敏銳地讀出兒子的心事。兒子隻好一五一十將事情原委和盤托出,長者淡然一笑說:“這些問題太簡單了,你明天上朝時對國王如此如此稟報,必能解除國家的危機。”

國王聽了孝順的大臣的報告,轉憂為喜,下詔把鄰國大使召來說:“貴國提出的問題,我現在就叫大臣回答你:先把大象放在船中,量出船下沉的深度,放入等同重量的石頭,再稱出這些石頭的重量,便是大象的重量。放一堆草給兩匹馬食用,搶著吃的是兒子,推讓不吃的一定是母馬,因為天下的母親總是最愛她的子女。把蛇放在一些荊棘的上麵,顯得焦躁不安的是公蛇,溫馴安詳的是母蛇。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是信心,信心門內有無盡的寶藏。世間最快樂的事情是清淨解脫,涅槃是第一樂。世間最甘醇的美味是讚美語、柔軟語、真實語,好話猶如三春暖。世間最永恒的生命是智慧,慧命永存。”

鄰國大臣聽了,謙卑行禮道:“想不到貴國有如此賢良的大臣,我國今後仍將與貴國修好,歲貢不輟。”

就這樣,一場戰爭的危機剎時化於無形,國王欣喜異常,準備給予孝順的大臣優渥的賞賜,大臣卻跪地請罪說:“請國王原諒我對你的欺騙,其實這些答案是我父親傳授給我的,我違抗了您的命令,把父親私藏家中,請您降罪於我,但是千萬不要再殺害老人了。”

國王聽了慚愧萬分,自己的愚癡害死了很多無辜的生命,並且差一點還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於是立刻昭告全國,要善待國中的長者老人。

從此,波羅奈國成為了一個奉行孝道的國家。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不是社會的包袱,而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雖然老人的體力比不上年輕人,但是老人的閱曆豐富,經驗充足,智慧純熟,處事圓融,他們還可以為社會再服務,“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老而不懼,退而不休,才是永遠不老不死的生命。人人都會變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心靈也有漏洞,需要用心來彌補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年輕的小夥子,為了獲悉人生的道理,不辭辛勞,長年累月,跋山涉水地到各地探訪有道之士,尋求答案。時間慢慢地過去了,他也尋訪了很多人,但總是覺得自己一點收獲都沒有,他很是失望。然而,思來想去,也想不出到底是什麼原因。

後來,他聽一位老先生說,在距他的家鄉不遠的南山裏,有位得道的高僧,能解答關於人生的各種疑難問題。於是,他便連夜啟程,沿途探詢這位高僧的住處。

一日,他來到南山腳下,見一樵夫擔了一擔柴從山上下來,便上前詢問:“樵夫大哥,你可知道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什麼地方?相貌長得什麼樣的?”

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山上確有位得道的高僧,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處。因為他常常四處遊曆,隨緣度化世人。至於他的相貌,有人說他佛光普照,麵貌清奇;也有人說他蓬頭垢麵,不修邊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謝過樵夫,年輕人抱定了決心,不顧一切地向深山裏走去。後來,他又遇見了農夫、獵戶、牧童、采藥人等等,就是一直沒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點人生迷津的高僧。

絕望之下,他回頭下山,在路上遇見一位拿著破碗的乞丐,乞丐可憐巴巴地向他討水喝。年輕人便從身上取下水袋,倒了一些水在碗裏。可還未等乞丐去喝,水就流光了。無奈,年輕人又倒了些水在碗裏,並催促乞丐趕緊喝。可碗剛端到乞丐的嘴邊,水又流光了。

“你拿個破碗怎能盛水?怎能用它來解渴呢?”年輕人不耐煩道。

“年輕人,你到處請教人生的道理,表麵上謙虛,但在你內心中卻在判斷別人的話是否合你的心意,你不能接納不合你意的說法,這些成見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你永遠無法得到答案。”

年輕人一聽恍然大悟,連忙作揖道:“大師可就是我要尋找的高僧?”連問數聲無人應答,抬頭再尋那乞丐,已無蹤影。

心靈有漏洞嗎?當然了。成見、嫉妒、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都是心靈的漏洞。心靈有漏洞並不可怕,有了漏洞肯於去彌補的心靈才顯得更加可貴。彌補心靈需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求索的心智。多思索不合己意的語言而少衝動,多鎮定而少浮躁,多寬容而少嫉妒,多仁愛而少仇恨——如此,心靈則不會有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