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說中的穿越(2 / 2)

拓跋玉也配的上其“神人”之名,三月可開口說話(真夠神的),兩歲即可識文斷字,五歲熟讀四書五經,十五之年則得聖上召見稱拓跋玉為國之棟梁,大唐之辛。

唐文宗就是他欽點的國之棟梁,大唐之辛親手滅了建國三百五十七年之久的李世王朝。

拓跋玉一個小小的鮮卑族怎能搬到龐大的大唐根基,請相信這樣一句話國之將亡必有奸臣。漢奸不是抗日戰爭的時候才有,在巨大的利益與死亡之前總有一些人不理解名族氣節是個什麼東西。奸臣的名字叫趙忠國(多麼好的名兒)大唐的“撫南大將軍”為什麼?隻因拓跋玉的一句“得天下與公,共分之”。

當二十五歲的拓跋玉率十萬之眾在北起兵時,趙忠國同時也在雲南遙相呼應。起兵伊始拓跋玉連戰連捷到二十日已兵臨皇城腳下,其實大唐兵將並非那麼不堪一擊,攻占濟南府時就遭到守城將士的頑強抵抗,濟南乃山東第一府城高牆厚,府內糧草夠全城人吃半年之久,而拓跋玉的軍隊不能等那麼久不能給朝廷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就在眾將一籌莫展之即拓跋玉得殺手鐧出現了北魏的“黃金兵團”,“黃金兵團”並不是身穿黃色的鎧甲而是這三千人全身都散發金黃之氣遠看金光璀璨。隻見三千冒著氣兒的壯漢像敢死隊般衝向高大的城牆,他們手無寸鐵隻憑徒手之力,但雙掌似有千鈞之力打在城門之上咚咚作響,像雨點般掉落的石頭在碰到周圍氣的時候自動彈開跟本不能近身。城門倒了濟南府陷落。黃色之氣為何物在這先不表,後麵當中會提到。

接下來拓跋玉的“黃金軍團”被傳的神乎其神,有的說是妖術,有的說吃了某種藥物。一傳十十傳百在到京城老百姓的耳朵裏大致意思就是拓跋玉乃神仙轉世,他所統領的是天兵天將是不可戰勝的。當然此話也到了大唐末代皇帝唐武宗李宣那裏。

唐武宗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何謂“草包”,以及“草包”當敵人的好處。在拓跋玉的大軍兵臨城下時,拓跋玉本還想向城內喊些“爾等投降,保你們榮華富貴”等等,沒想裏麵皇帝老爺比拓跋玉還急,拓跋玉剛到城下唐武宗早捧著傳國玉璽帶著文武百官跪在城門外等候他的到來。看到此種情景拓跋玉不禁莞爾,同時拋下了一句經典話語“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都且如此國還有不亡之理“。

大唐滅亡從第一任皇帝唐仁宗李天授到末代皇帝唐武宗李宣共經曆三百五十七年。

拓跋玉如此輕鬆的奪取唐政權,還要感謝的人就是南邊的趙忠國,他很大力度的牽製了大唐南方的主力。到不是我們的“撫南大將軍”將軍用兵有什麼樣的神奇之術,而是趙忠國有有一義子名叫王虎子,此人打起仗來異常英勇每次開戰必打先鋒手持一根銀質長槍進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對陣皆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般。最後南方盡收趙忠國之手裏而王小虎也得到“槍神”(不要想歪哦)的稱謂。

同一年拓跋玉在長江以北稱帝國號“魏”南邊的趙忠國則建立宋國。這就是北魏和南宋,這也達到了拓跋玉與趙忠國“共分天下”之目的。

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建國第二年拓跋玉以趙忠國不肯稱臣為由舉全國之力南征宋國,頓時長江兩岸烽煙四起幾十萬部隊擁擠在河道兩旁戰事一觸即發。

隨即拓跋玉為他的衝動付出了代價,因為北方軍隊不善水戰。雖事前有過訓練但實戰時另外一回事,平時生龍活虎的士兵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從,有的甚至出現暈吐得現象,軍隊的戰鬥力簡直不堪一擊。何況敵方還是南宋第一名將“槍神”之稱的王虎子。北魏軍可以說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損失慘重,近乎無敵的“黃金兵團”也多數落水而亡,使拓跋玉痛心疾首。而南宋在王小虎指揮下甚至過江反撲了,還好“黃金兵團”水戰不行陸戰是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南宋退了,拓跋玉見識到了王虎子的英勇善戰即使遇到自己最精銳的軍隊他還是一樣的指揮有度,讚歎到“真乃虎將也”。且下旨“王將軍在,都不可南征”。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