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十年代(2 / 2)

後院的情況就更複雜了,劉家,許家,聾老太太,還有他們爺孫兩個,另外還有2戶人家。

許家有四口人,許富貴和呂翠兩口子,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叫許大茂,和葉揚何雨柱年紀差不多。

許富貴原先是給大資本家婁家開車的,後來軋鋼廠公私合營之後托關係在軋鋼廠謀了一個放映員的職位,呂翠還是和之前一樣在婁家做傭人。

許家可以說是整個四合院生活條件最好的,就連易家和劉家都比不上,畢竟雙職工,家裏兩口子都掙錢,隻有2個孩子。

聾老太太則是孤家寡人,是四合院年紀最大的,葉揚搬到這邊是聾老太太已經住在這邊了,據說年輕時給紅軍做過鞋,還是烈屬,真假葉揚就不是很清楚了。

“揚子,起這麼早。”

葉揚聽到聲音轉過身看到一大爺提著鐵鍬走到中院和後院的跨門,顯然這時要去給聾老太太清理門口的積雪。

“是呀一大爺,這不昨晚下雪了嗎,我也睡不著,幹脆起來清理下門口的雪。”

一大爺點了點頭,他們家和葉家的關係還算不錯,葉家的老爺子為人和善,平日裏經常幫街坊鄰居們看病,當然也是要收錢的,隻不過要比外麵便宜的多。

隻不過隨著軋鋼廠公私合營後,來找老爺子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畢竟在廠醫院看病拿藥不要錢,有免費的誰還願意花錢去看病。

易中海是因為這些年經常找老爺子幫忙給自己媳婦和老太太調理身子,所以和老爺子走得比較近。

但對於葉揚易中海並不是很熟悉,葉家當初搬到四合院還沒1個月,葉揚就報名參軍去了,後來雖說轉業回來了,不過因為工作的原因,兩人接觸的並不多。

“前兩天老劉的事還要謝謝你,要不是你,估計還要去大醫院才能看好。”

前幾天他們車間的老劉搬東西的時候被砸到了腿,廠醫院那些醫生沒什麼本事,看個感冒什麼的還行,讓他們給人動手術可就不行了。

“嗨!一大爺,我就是幹這個的,客氣什麼。”

一大爺笑著點了點頭。

”那行,我先去幫老太太清下雪,時候也不早了,等會還要上班。”

“得了,您先忙。”

易中海走後,葉揚也回到自己家中,此時天色已經變得灰蒙蒙的, 此時院子裏麵也傳來動靜,上廁所的上廁所,洗漱的洗漱。

孩子吵鬧聲。

鍋碗瓢盆聲。

等葉揚做好早飯後,隔壁劉家傳來一陣吵鬧聲。

“你們兩個兔崽子,是不是要氣死我,趕緊給我滾。”

二大爺一大早又在家裏打孩子,要說這二大爺在院裏也是一大奇葩,家裏這麼多孩子,隻喜歡劉光齊,劉光天和劉光福兩個兒子卻連路邊的野草都不如。

要說這種喜歡老大或者老幺的現象並不奇怪,不管在那個年代都很多,但很少會有人和劉海中這樣做,隻打老二老三,老大連一根手指頭都不舍得動一下,怪不得這三人以後結婚生子之後回來看老兩口都不看一眼。

葉揚的房子就和劉家挨著,每次二大爺打孩子的時候他總能聽到,煩的很,基本上天天都能聽到劉光天和劉光福的哭聲。

四合院的人也不會管這種事,畢竟打孩子太正常了,你上門去說人家還會覺得你多事。

葉揚搖了搖頭,劉海中幾乎隔三差五都要打一次,前些年劉光福還小,基本上都是劉光天在挨打,現在劉光福也大了一些了,劉海中可不會在區別對待。

二大爺的罵喊聲不斷地從後院傳了出來,從劉家門口經過的鄰居們聽到也是搖搖頭。

“你說著劉海中天天打孩子,他自己累不累。”

老爺子這幾天去外地看老朋友去了,家裏隻有他一個人,所以葉揚隻做了自己一個人的早飯。

等吃過早飯後,葉揚背上挎包,裏麵放的都是一些自己平時經常用到的金針、書之類的。

出了巷子口就是交道口南大街,往北看就是安定門,往東看就是東直門,東直門就是軋鋼廠的方向,一條馬路走到頭就是鋼廠,騎車子幾分鍾分鍾,走路的話得需要十幾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