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修行有成(1 / 1)

我離開了我家的後山,我到了我家附近的爛柯山,傳說那裏中國圍棋之根。

據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雲:晉時有一叫王質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於一旁觀看。一局未終,童子對他說,你的斧柄爛了。王質回到村裏才知已過了數十年。因此後人便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並把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在國內外棋刊上仍屢見不鮮。日本高段棋手還常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麵,用以饋贈親友。我國一些圍棋古典弈譜,還有不少根據爛柯而定書名。

爛柯山高約400米,周約8公裏,群山盤回,石奇崖險。駐足山下遠遠望去。即見山顛一條石粱懸空而架,仿佛是依山鑿就的一座大石橋,猶如半天虹霞,蔚為奇觀。石梁下有一大洞,高60餘米,寬100米,南北深約20米,即是傳說中王質遇仙之處,稱‘青霞洞天‘。兩旁有曆代留下的石碑。洞南麵的石崖上有一亭。,為明代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所建,名為‘日遲亭‘。青霞洞頂端石粱上有一縫隙,長30餘米,南寬北窄。窄處寸許,寬處一人貼地麵爬行能通過。從洞底仰望,可見山外青天如線,故稱‘一線天‘。

山腳赭紅色的圍牆中,是柯山石橋寺,建於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重建。寺前有井,據傳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井飲馬。圍牆左邊的通仙門外,有明朝四川

巡撫徐可求墓,墓旁的石人、石馬、石羊尚存。

那裏靈氣逼人,適合修行。

在爛柯山上與森林的交流,使我的功力達到了一個瓶頸,需要一個機緣,來尋求突破。一直在那裏呆了一個月,都沒有覺得有突破的跡象。時間就進入了99年的春節了。我知道不能再呆下去了,要趕緊回家,否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