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同化(3 / 3)

所有的書籍,甚至是寫過字的紙張,都會被仔細檢查,如果是和曆史有關的,將會被沒收。

正本將會在進行複製封存之後,全部銷毀。

而在進行完這兩步之後,緬區境內尚且知曉真正曆史的人,就隻剩下了那些被誘拐來修史的知識分子。

看在他們在革命軍的修史運動中盡心盡力的機會長,陳羲會給予他們一個好的結局。

讓他們能夠安安穩穩的、衣食無憂的活到生命的盡頭。

這些編外的特種部隊,就是被派來做這些事情的。

但是實際上還是有著很多的細節問題沒有說。

比如說修史運動的前置任務,爭取緬區百姓和知識分子的信任,讓他們真的相信,革命軍是為了他們的利益而戰的。

這些就需要政工人員出馬了,他們要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想出一套既能拉攏百姓,又能夠拉攏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政策。

(因為緬區掌握知識的,基本上就是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約翰牛可不會管你的教育問題,並且那個時候的民族意識幾乎為零。)

百姓階級隻要讓他們吃飽穿暖,不需要為生存所擔憂,就基本能夠牢牢地抓住他們的民心,真正的難點,是如何在拉攏百姓的同時,也還能夠拉攏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策略。

在解決修史的問題之後,便來到了第二個階段,那就是教育。

給予緬區市民以“超”國民待遇,強製所有人完成義務教育,期間檢修普通話與民族語言。

但在義務教育中,普通話的讀寫是作為強製性的必修科目,隻有這個科目成績達到合格,才能夠在人才市場上找到一份能夠養家糊口的工作,否則隻能靠著出賣自己的體力,來獲得微薄的薪水。

若是想要出人頭地,在新組建的緬區政府中做一個最基礎的文職小吏,也是需要普通話考核成績達到優秀才有進入選拔的機會的。

人在逐利的同時,最看不得的就是曾經和自己一樣,過著苦哈哈日子的人,突然間有一天走了大運,開始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

他或許能夠因為靠著出賣力氣,便能夠養活一家老小而感到高興,並覺得日子好過了很多。

但是當曾經過著和他一樣的日子的同鄉,僅僅是因為說話寫字做的比較好,就能夠在官府中清閑的做一個刀筆小吏,拿著不菲的報酬,過上了更好的日子。

僅僅就是因為在免費的學堂中,他學習的要比自己更為認真。

小人誘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

人向來是自私的,尤其是在生活較為困苦的時候,經過了這樣的一遭,緬區的人們隻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大家努力的學習漢文化,在不知不解中徹底被同化到了中原文化圈當中。

要麼就是因為緬區人民內部的矛盾,而造成分裂。

無論如何,對於革命軍而言,都是相當有利的結果。

最後一個階段,則是最後的收尾之作。

那就是將所有有可能暴露這件謀劃的痕跡,全部清除。

驗證曆史的文字資料已經被一把大火燒得幹幹淨淨,革命軍從各地辛辛苦苦收集來的古董文物,在放入展覽館的第一天,便被約翰牛勢力派來的恐怖主義者給毀於一旦,連帶著其中的眾多曆史專家,一同葬身在了爆炸中。

這也將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而文化修改的最後一步,則是通婚。

在經曆了幾十年的教育之後,同化工作已經小有成就,大部分的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風俗習慣,轉而向著一個和中原漢族無二的民族發展。

這時候,將緬族與中原漢族,或者是少數民族大量通婚,在血脈,和民族特征上下手,最終讓緬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這將是一件曆時幾十年,甚至說是一個世紀的工程,但是這並不是什麼大事情,隻要陳羲還在一天,革命軍還在,那麼這個計劃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徹底完成。

或許有的人會說這是侵略,或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上的zz滅絕。

但是無論如何,曆史隻是一個小姑娘,任由勝利者書寫,隻要我能夠一直贏下去,那麼我的所作所為,皆是正義。

這,就是開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