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推理小說是西方文學中的一個重要的類型小說,從這類小說出版發行以來,湧現了眾多著名作家和經典作品。普遍認為,愛倫·坡是偵探小說之父,而將偵探小說推廣到全世界的卻是柯南道爾,他創作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柯南道爾被譽為英國偵探小說之父。他是醫學博士,受過封爵,開業行醫,懸壺濟世。然而他深愛文學,喜歡看偵探小說。作為一個科學家,他在創作福爾摩斯之前,受到專業科學的訓練,他對事物觀察精確,思維縝密,推理嚴謹,作出判斷或是下結論前,他必須掌握充分的證據並驗證。他的專業背景及職業素養,在福爾摩斯和華生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的第一部《血字的研究》寫成於1886年,發表於1887年,最後一部《肖斯科姆別墅》完成於1927年,柯南道爾曆時四十年,總共創作了60個故事,其中4個中篇,56個短篇。從福爾摩斯誕生以來,它已在世上流行了一百餘年,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根據它改編的電影、電視劇集則多達兩百餘部。福爾摩斯成了最廣為人知的偵探和備受尊崇的銀幕英雄。最近,曾因拍攝《兩杆大煙槍》而聲名大噪的英國怪才導演蓋·時奇重新改編的《福爾摩斯》,已經在全球上映,必定又將刮起一陣“福風”。而這距福爾摩斯誕生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它的生命力之頑強,影響之廣,受人喜歡之深,魅力之巨,使它成為影視公司的寶藏,“福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眾多偵探推理迷將它稱為推理小說中的《聖經》,每個推理迷案頭必備的“工具書”;甚至有狂熱的讀者試圖去尋找小說中虛構的倫敦貝克街221號B幢。為什麼《福爾摩斯》深受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愛?對比一下世界經典名著,可以發現,至少要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成為長盛不衰、常讀常新的經典。
其一,故事情節吸引人。很多小說家都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或者說是他們的創作經驗:寫小說就是講故事,小說的優劣取決於講故事的水平。這又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故事講什麼內容才能讓讀者喜歡。福爾摩斯是一個大的類型小說--偵探推理小說,柯南道爾在創作時,可謂極盡所能,收羅廣泛,案件內容包括:寶藏、密碼、間諜、勒索、綁架、諜殺、失蹤、舞弊、皇室醜聞、密室詭計、遺產爭奪等等,涉及的人物有教授、醫生、主教、軍官、船長、政客、貴族、建築師、商人、學生、運動員、修道士、無賴等等,都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事件和人物,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描寫了社會各個階層;每個故事各具特色,沒有雷同。另一方麵是故事怎麼講才能引人入勝,這是小說創作技巧問題。《福爾摩斯全集》給以後的偵探小說家提供了許多可借鑒的樣本和經驗。柯南道爾巧妙地設置了華生這個角色,作為探案故事的記錄者及敘述者。華生跟福爾摩斯幾乎形影不離,是他的助手,得以近距離參與辦案的具體工作,觀察案件的各個細節,傾聽他的分析,並得到他的授權,將案件記錄下來,有選擇地公之於世。可以說華生在小說中,既是福爾摩斯的助手,又是他的“新聞發言人”,掌握著第一手資料。由華生來講述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無疑會增加故事的真實性、現場感及可信度。而小說中,華生講故事也是大有技巧的。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這個中篇中,作者講故事的技巧可謂手法豐富,技藝爐火純青,分別采用了回憶倒敘、 大故事裏套小故事、旁敘插敘、報告記錄、日記摘錄等手法,將一個線索多端、情節複雜的案件敘述得有條不紊、懸念叢生,將眾多人物安排得合情合理,既為整個故事服務,也有各自的故事;真相水落石出,各情節能自圓其說,論證得有理有據,嚴絲合縫;同時,小說對驚險場麵的描寫,對緊張氣氛的烘托也極為成功。這種糅合了多種技巧的敘述方式,在《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裏甚為普遍,避免了按時間順序講故事的平鋪直敘,使故事情節多線並進,立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