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講的總的主題是“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要想改變孩子,所有的改變首先都要從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孩子就可能改變。通過父母的改變,家庭文化的改變,一個孩子就可能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孩子不能選擇父母,他擁有什麼樣的父母,是他命運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作為父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能夠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實在是孩子的一件幸事。所以我思考的主題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今天我們怎麼做父母”或者是“今天的新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我第一講的主題是“孩子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我的一個身份和在座的不少朋友是一樣的,我也是一位父親,我的女兒張格嫣予今年已經18歲了。在這18年時間裏,我從事過很多的工作,在不少領域費心地投入自己的研究,但是在我看來,可能最要緊的工作就是養育孩子這件事。我實在無法說出還有什麼工作比這更為重要,更需要我這麼勞神用心。有時還會這樣想,為人父母,真是一件驚心動魄的事情,你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誰能教你做得更好啊?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雪莉?卡特史考特還曾戲擬了一則“征人啟事”,要尋找一個好母親。她的方式有點誇張,說的卻是好母親最重要的品格:
有耐心,願意犧牲、奉獻自己的身體(如果是領養,則不需要身體)來創造、孕育、滋養、指引、照顧一個新生命。一定要能勝任極端繁重的工作,職責包括關愛、支持、發展自信心,指導、輔導谘詢、老師等。需要有做家務事的經曆,不限領域,包括:清潔、烹飪、洗衣、熨衣服、縫紉、保姆、司機等(或可以安排其他人擔任類似工作)。工作前景:與人分享喜悅與失望,慶祝所有的第一次,儀式的傳承,在合宜的時機傳授智能,在恰當的時刻做訓練。應征者必須溫柔,堅強,聰明,有趣,熱愛教導與學習,能安慰人,有同情心,值得尊重,不畏艱難,最重要的是要很有彈性。完美主義者勿試。
你看這位雪莉?卡特史考特所要求的,哪裏是個母親,簡直是個聖人了,也許好母親就是這麼勤勉、多才而又要克己。好的母親、好的父親總是極端稀缺的,成為好父母看來實在不容易。
這一點,作為父親的著名作家、畫家黃永玉先生的表達同樣令人難忘:“孩子是我們的甜美,也是我們的悲傷,是我們的骨肉,我們的心。”我還要接著說,為人父母其實就是懷揣夢想和責任,把孩子的生命帶到遠方的人。
孩子的未來在父母的手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