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父母“無限熱情的鼓勵”,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受本能的主導,同時也是父母鼓勵的結果。鼓勵不僅能夠使孩子成長得更快、更順利,鼓勵還會成為一種文化,讓孩子明白自己生活在愛之中。讓孩子更為信賴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更信賴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鼓勵會使一個人慢慢地找到生命的方向。
我們怎樣才能當好父親、當好母親,也許我們重新做回一個孩子就可以了,我說的是應該讓一顆童心重新回到我們的心靈,就是我們能夠以孩子的方式去看一個孩子,而不僅僅以一個成人去看孩子,這樣我們才能從孩子的一切變化中看到神奇,也能從孩子最微小的變化中看到最偉大的意義,我們變成了讚美者,變成了懷著感恩之心的人,我們的口中也含著蜜,眼睛中充滿了欣喜與鼓勵,我們把所有的熱情都轉化成自己對孩子無限的期待。
有位詩人曾經告訴我,他育子的故事。他說他的女兒讀小學四年級之前一點都沒顯示出寫作的天分,有時他也會遺憾自己的遺傳優勢沒有在孩子身上顯現,到了孩子讀五年級時,有一天突然寫了一首頗不錯詩,讓他極為興奮、驚訝。他就鄭重地把孩子叫到身邊,告訴她你隻要這樣寫下去,一定會有大出息。孩子聽了父親的話,也極為興奮,眼睛亮閃閃的,後來果然成了一個優秀作家。這位詩人說,也許你根本難以判斷你的鼓勵會產生什麼效果,你隻管鼓勵就是,在鼓勵中孩子一定會找到適於自己發展的最佳之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