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說到“一個人的限度對人一生的發展”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個劣勢還是優勢,我還想補充幾句。怎麼說呢,就人的一般定義上的發展,其實它並不以上清華、上北大為標誌,尋找人生最佳的發展點才是更為核心的問題,人最佳的發展都是在自身意義上的發展,一個學業成績不佳的人卻可能有非同尋常的人際智慧,有高超的人氣,可以成為領袖,成為國家總統,一個沉默寡言、有嚴重交際交往障礙的人也可能是個卓越的哲學家,可以說劣勢往往意味著另一方麵的優勢,關鍵看你用什麼尺度看待孩子,如果你能夠依照孩子自身的特點製定適合他的評價尺度,這對孩子而言實在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有個媽媽因為自己的孩子體弱多病,很為之發愁,有一天她找到一個老中醫,問醫生怎麼辦?醫生說,沒辦法啊,誰叫你孩子身上帶的“土”這麼少!醫生說的意思是,這個孩子特別聰明啊,所以對節氣、氣溫升降等等都特別敏感,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別的孩子沒事,他卻受驚擾了,生病了。也許,從這個意義上還可以延伸一下,人類曆史上,很多天才都是體弱多病的,或者心靈有某些不可醫治的隱疾的。有個天才的大提琴家,別人一聽她的演奏,就說這樣演奏的人,一定無法長命,結果確實如此。
依照孩子自身的特點製定適合他的評價尺度,這對孩子而言實在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