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的預防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給嬰兒哺乳時,應有規律,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胃腸道有規律地蠕動。二者有了規律,就不容易造成食積。
吃飯時要有節製,嚴禁暴飲暴食,要做到“饑飽適宜”。家長要善於控製孩子的食量,就能預防食積。
另外,吃多了,就要多活動。多活動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預防、消除食積。
《醉花窗醫案》曾經記載了一個病案:有一個傭人,一有機會飽餐,他就暴飲暴食,一餐吃了幾個人的量,又喝了很多涼水,眾人製止,傭人說:“我習慣喝涼水,不願意喝茶。”一天,傭人忽然腹痛,吃一點東西就嘔吐,大便不通,汗出如雨,呼號輾轉,眾人以為他得了急症。醫生看了之後說:“此為飽食傷胃,加之冷水凝結,大便一通,你的病就好了。”故置之不理。晚飯後,傭人匍匐求醫生治療,痛苦得涕淚交加。醫生故意難為他,說:“生病是你自找的,我有什麼辦法?要想讓我給你治病,先取十桶水,置兩個空缸。把十桶水從一缸中轉移到另一缸中,必須轉移三十次,然後才能治病。”傭人說:“我腹痛劇烈不能動,怎麼能做這事呢?你不是難為我嗎?”醫生說:“不這樣,就別希望我能給你治病。”傭人不得已,勉強為之。大家都認為醫生太殘忍。傭人就從一個缸裏取水倒入另一個缸中,未至二十次,傭人腹中漉漉鳴,汗津欲滴,急忙入廁,大瀉一次,軟不能起。大家扶他躺在床上,傭人坦然睡去。一個小時過去,傭人身體輕鬆舒適,腹中空虛,想飲食了。
醫生問他:“腹還痛嗎?”傭人答:“不痛了。”“還想嘔吐麼?”傭人答:“不想。”醫生說:“你的病,我已給你治愈,比吃湯藥、針灸好多了。讓你取水,吃點苦頭,可不要怪我啊。”傭人慚愧叩頭。醫生又告誡他說:“以後必須少食,不然還會出現腹痛。”傭人連連應諾。向醫生請教其中的道理,醫生說:“命你取水傾倒,則俯仰屈伸,脾胃自開,怎麼能不治愈呢?”大家都很佩服。有人問:“為什麼不用藥?”醫生說:“用平胃散合承氣湯,也是可以的,但藥可通其腸胃,效果卻不如讓其運動,這樣,病人皮骨俱開,療效較藥更迅速!”
總而言之,運動可以有效地消除食積。
治療食積的常用中藥
山楂
又稱“山裏紅”,味酸、甜,性涼。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主要用來消除肉積。吃肉過多形成積滯,最好用山楂化積。有經驗的廚師在煮肉時,放上幾粒山楂,有助於將肉煮爛,可能這是利用了山楂的酸性。山楂入藥時常寫為“焦山楂”,將山楂肉切片,用熱鍋將其表麵炒成焦黃色,就是“焦山楂”。山楂除了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外,還能夠活血化淤,治療婦女痛經,降血脂,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以山楂為原料做的一些小食品,譬如:糖葫蘆、山楂糕、果丹皮、山楂醬、山楂片、山楂酒等,也具有上述藥用價值。
穀芽
取揀淨的稻穀,用水浸泡1~2天,撈出置容器中,上蓋潮濕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濕潤,至初生根(俗稱芽)長至3~6毫米時,取出曬幹。
炒穀芽將穀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待大部分爆裂,取出放涼。
焦穀芽將穀芽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風幹。具有健脾開胃、和中消食的功用。
麥芽
麥芽是大麥的幼芽。將大麥粒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0.5厘米時,幹燥待用。生用主要用於疏肝理氣,炒用主要用於消食化積。麥芽主要用於消除麵類食積,還可以疏肝理氣,治療乳房脹痛。另外,想給孩子斷奶時,麥芽還可以回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