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玄溟訣(2 / 2)

原來徐朗研修到第八重就截然而止,這本來在練武之人看來等同半途而廢,哪知徐朗事事不為已甚,適可而止,正應了“知足不辱”這句話。《玄溟訣》所以難練難成,全因武林高手多是堅毅不拔、決不服輸之士,服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言,於是孜孜兀兀,竭力修習,殊不知人力有時而窮,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結果往往走後入魔、飲恨而終。當年創製《玄溟訣》心法的那位高人,內力雖強,也隻能練到第八層而止。他所寫的第九層心法,自己已無法修煉,隻不過憑著聰明智慧,縱其想象,力求變化而已。徐朗所練不通的那兩段,正是那位高人單憑空想而想錯了的,似是而非,已然誤入歧途。

正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就是這個道理。

徐朗如存了求全之心,非練到盡善盡美不肯罷手,那麼到最後關頭便會走火入魔,若非瘋癲癡呆,便致全身癱瘓,甚至自絕經脈而亡。沒想到正因為他是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之人,對武功絕學沒有全取之心,無心插柳,再加上機緣巧合,反而順理成章,否則便第一層功夫也難練成了。

話分兩頭。碧瑤見徐朗神功初成大喜過望,遙想二人被困斷魂穀有半載光景,兩人商量一下收拾了一下西門飲雪留下的遺物,當下決定嚐試去推動石門。

這次徐朗單伸右手,按在石門邊上,依照適才所練的《玄溟訣》心法,微一運勁,石門竟軋軋聲響,微微晃動,再加上幾分力道,數千斤重的石門竟便緩緩地開了。

碧瑤大喜,跳起身來,拍手叫好。徐朗不動聲色手持秘道地圖,循圖而行,秘道中岔路雖多,但毫不費力地便出了山穀。

出得山穀,強光閃耀,兩人一時之間竟睜不開眼,過了一會兒,才慢慢睜眼,隻見遍地冰雪,陽光照上冰雪,反射過來,倍覺光亮。經過了這半載的斷魂穀朝夕相處,現在得以重見天日,兩人都生出一種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再世為人的感覺!

“你看那邊,好像有人來!”還來不及歡喜多久,細心的碧瑤提醒道。

徐朗正自心曠神怡,隨著碧瑤所指的方向望去,驀地裏果然見遠處向著這邊走來一個高大人影。

這人卻不知道是誰?徐朗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實指望和碧瑤經曆一番大難之後,才逃出生天,哪知又闖來了這個魔頭。半年的被困經曆,教會了他步步為營。他連忙拉著碧瑤躲到一處矮樹林那裏隱藏起來。

這時來人越走越近。走到離他們有十丈遠距離,徐朗遠遠隱約見到來人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捂著受傷的左手腳步蹣跚,搖搖晃晃地向他們走來。誠是他負傷之後,一路狂奔,逃命到如今。他又走數丈,腳下一個踉蹌,向前摔倒,直挺挺地伏在地下。

待他們終於可以看清楚來人的模樣,碧瑤嬌聲道:“奇怪,怎麼會是長孫總管?”徐朗低聲道:“你認識他?”

碧瑤點點頭,悄悄問道:“他是我爹爹得力的幕僚長孫無忌。”隨即想起此人身負傷不時慌慌張張留意後麵有沒有人追來,說道:“長孫總管會不會是遇上仇家,被什麼人在追殺?”

徐朗心想:長孫無忌,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

徐朗想起來了:字機輔,河南洛陽人。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係,後改為長孫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文德順聖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非常好學,“該博文史”。隋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進見,淵愛其才略,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權,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發動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曆任尚書仆射、司空。為人謹慎,改任司徒。貞觀十一年(637年)奉命與房玄齡等修《貞觀律》。貞觀十七年,圖功臣二十四人於淩煙閣,長孫無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冊封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與律學士對唐律逐條解釋,撰成《律疏》(宋以後稱《唐律疏議》)30卷。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為許敬宗誣構,削爵流黔州(今貴州),自縊死。有詩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