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再見劉大夫時,眾人都被嚇一跳。
隻見這劉大夫,兩眼無神,眼眶發紅,眼裏布滿血絲,下麵掛著個黑眼袋,但是精神卻是異常亢奮。
“劉大夫,這是?”
眾人站得遠遠的,也不知道這劉大夫是什麼個情況,一夜之間,就變得如此憔悴。
有個別還後退兩步,這大夫該不會是染病了吧。
劉大夫見到他們卻是滿臉的興奮,迎上前,拉住李老頭就很興奮地分享了他昨晚看書時的發現。
才知道這劉大夫昨日得了《傷寒雜病論》,一看就入迷,對書裏的傷寒症狀和方子又左右推敲,反複論證,不知不覺,就通宵達旦,一夜未睡。
將軍府裏的藥材的確是豐富,平日裏劉大夫主要還是潛心研究搭配和試驗一些藥材藥性,藥材和日常晾曬管理,主要還是仆僮幫忙。
現在突然多了二十多號人,劉大夫也不虛,指揮著眾人將那些藥材搬出來,攤開晾曬,又在介紹解釋這些藥,藥性如何,需要怎麼處理,怎麼保存,晾曬或陰幹到什麼程度。
李正如也早已經將眾人分好了組。像富、吉、貴和二表哥是記錄的主力軍,主要負責記錄這些藥材、藥性、製作存儲方法,有些知識點,光看書是很難記住的,大家對著實物,仔細聽大夫講解一遍,才能加深印象。
為了方便他們方便記錄,李正如還跑去要了些炭,說是隨身攜帶做記錄的,負責帶他們的那個仆僮也是有些見識,耐心聽了這小兒要炭的用處,才問道:“可是鉛?”
李正如也驚了,這年代就已經有鉛筆了嗎?又問是可以方便寫字的嗎?
那仆僮想了想,給李正如帶來了幾種他們府上常用的幾種筆,有木筆、鉛筆、鵝翎管筆、竹管筆等等,其中其他幾種筆還需要攜帶墨,蘸墨書寫,鉛筆與現代的鉛筆有些不一樣,這古代的鉛筆就是一條墨條,直接可以書寫。
打量著那墨條,李正如想了想,書寫的時候可以自備一個套將這墨條套住,這樣就不用弄髒手了,跟仆僮又多要了些鉛筆,給哥哥們都發下去,準備第二天的學習記錄。
那劉大夫也沒想到這李家人還真有一套,自備鉛槧,一直在記錄。
眯了眯眼,跟李老頭誇獎,那幾個小子不錯。
聽到自家孫子被誇獎,李老頭也是樂嗬得很。隻道那幾年日子過得雖緊巴,還是送這幾個小子去學堂學了幾年,他們莊稼人,也不懂,但親家公是秀才,對他們家多有提攜。
何夏柳嫁入李家後,因為是能讀書識字的很受李家人的優待,生了阿吉之後,她就跟李家寶商量著,等阿吉大些要送阿吉去學堂。
他們李家人,祖祖輩輩在這山腳下的李村裏,去讀書這事,他們連想都沒想過,在知道何夏柳的想法後,他們才第一次考慮讀書這件事。
楊老太知道後,卻是非常支持,也是李家第一個表態可以供李正吉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