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牛小妹的前事(1 / 2)

“阿父,阿母,阿兄,阿嫂,我也還好說,以後真有哪個漢子不嫌棄,是個好的,想必也不會在意少那幾兩銀子。我也定當和他好好地過日子,將來要是能生個一男半女那日子也就有了盼頭。隻是哪怕以後漢子不嫌棄我,可是阿花呢?

阿花還小,又是那樣的身世,以後就更加艱難了。

當初官爺能讓我們將阿花帶回來,可見阿花是無辜的,但在外人眼裏,阿花她有那樣的生父就是大罪過。

我就想著,讓阿花學點本事,以後也多一條出路。”

山賊被剿滅後,救下的不僅有被擄上山的女人,還有她們生下的小兒。

生的男孩一並被收監了,正所謂斬草除根嘛。

生的女孩,倒是可以和女人們一同放走。

這時期的女人主要肩負生育重擔,朝廷並不支持貞節那一套,反而會表彰寡婦再嫁。

反倒是有些酸儒,在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又能說會道,會寫文章,會編造各種是是而非的大道理,將那些個烈女傳奉若珍寶,讓家中的妻女按書裏的事例來做行為準則。

朝廷一直很惱那些酸儒傳頌的什麼貞潔觀,本朝建立之初,連年戰亂,大半的男人像耗品一樣,戰死沙場,處處都是荒無人煙,民生凋零。

除了戰亂之外,還有天災也經常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活不下去。

據說開國皇帝在建國之初,曾氣得指著那些文官,再不好好約束門下,就將他們全抓起來問罪。

外族來犯打仗征不上士兵,那良田無人耕種,沒有糧食產出,那荒山野嶺野獸頻出傷人,無人製服,那些街市也再無往日的熙熙攘攘熱鬧之態,朝廷要人沒人要糧沒糧要錢沒錢,全都是因為沒人了。

朝廷那是恨不得那些寡婦今天死丈夫明天就再嫁生娃,多生多育。

那些個酸儒卻隻為自己那一丁點的微乎其微的自尊,使勁地鼓吹女人聽從家中男人的安排,要為已故丈夫守節,要待在家中不要外出,要……,天天在後麵扯後腿。

皇上第一次看見那些酸儒的那些大道理,十分不雅地罵了句放屁。

那麼多君子聖人,怎麼不見這些酸儒當作行事規則來要求自己?這些酸儒,做男人都沒做明白,就會去霍霍婦人。

現在到處都荒無人煙,那些女人不再嫁,不生娃,難道這些酸儒能給朝廷造人?不讓女人出門,那些荒廢的良田女人不能去,那這些酸儒會去種田產糧?

這些酸儒,除了會造謠生事,無事生非,什麼都不能幹,不會打仗,不事生產,一無是處。

這年代的酸儒,大抵曾經飛黃騰達過,但已是家道中落,再也支撐不起君子六藝的學習,隻落下會讀書習字。

看著別人家的光鮮,自卑彷徨,又懷念自家的曾經的風光,又看不起底下的民眾還有女人,但在外麵對上麵要俯首哈腰,對底下,底下的平民又不吃他家的飯,也就隻能回家對家中的妻兒指手畫腳,滿足一下他那微弱可憐的自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