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地麵上光禿禿的杆子,李正如覺得,移植的這些苗十有八九是已經死了。
而榮華高照四人則蹲在地上,一棵一棵地檢查,似乎認真檢查完之後,這些苗就能複蘇長出綠芽般。
李正如是看不出這些光杆子的今天和昨天有什麼不同,一屁股坐在田埂邊上,托著腮幫看著地裏四個小屁孩。
昨晚她聽見了阿爺阿奶他們商討了明年的生計問題,她從不知這古代的賦稅這麼重,又要繳田賦又要繳人頭稅,除了這兩項固定的,還有各種雜稅。
聽阿爺說,他都打聽了,襄州這邊也受到了幹旱的影響,收成不好,有些村裏的田,連田賦都種出不出來,他們家現在分到的田多,要多做準備。
李正如不懂種田,但她會讀史書,也知道這時代的農民完全就是靠天吃飯,一點抗風險的能力也沒有,而古代的農作物產量,哪怕是風調雨順,相對於現代來說也是很少的。
農民以地為生,她既然來到了這時空,是不是應該入鄉隨俗,找找種田的書研究一下,或者是進入空間,將各種種子拿出來試試。
“阿如,別拔了,這一分地阿母種下的蔥才剛出點芽,都被你薅沒了。”
李正照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過來,拉住了李正如一直在地裏拔草的手。
“這是蔥?”
李正如回過神來,看看手心裏那一點綠芽,她不是坐在田埂上的嗎?誰家的蔥種在田埂上呀。
“嗯,蔥,阿母才種沒幾天,全被你薅了。”
李正高也過來了,檢查一下李正如手心裏的綠芽,又看了看她旁邊的地麵上已經重新光禿禿的一片。
呃……李正如才發現她不知道什麼時候蹲進田裏來了。
再看看手心裏的綠芽,還是沒看出哪裏像蔥了,確定不是草嗎?
她覺得,哪怕她熟讀農書三百本,也一樣是草木不分。
不過,雖然她分不清蔥和蒜草和麥,但是她空間有種子,空間有古往今來關於種植的書籍,她就不信,種不出田賦來。
新年的第一天,李正如先寫下了一個小目標,增產增量,種出田賦。
這是李正如在這古代過的第一個年。
在現代隻要她把手機設置為免打擾,基本就能睡到自然醒。
特別是在禁鞭炮後,她父母也老念著她讀書辛苦,工作辛苦,難得新年放假任她睡個天昏地暗,晨昏顛倒,也不會敲門挖她起來。
那是把門一關,萬籟寂靜。
到這古代,本以為他們這剛到桃村落腳,也不需要走親,又不用上學,必然是十分安靜悠閑的。
沒想到天還沒亮就在爆竹聲中醒來。
桃村走路的話和其他村也不近,可是別村的爆竹聲愣是能傳到桃村這邊來。
除了爆竹聲,每天還有鑼鼓聲,就連那唱戲的歌聲音也從遠方隱隱傳來,若隱若現。
問了金家,才知道,那是別村在祭神,在唱儺戲。
祭神,有宗族組織的,也有由裏正牽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