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衙役都這麼低聲下氣,那他就更不能擺架子了,裏正心底將這幾戶外來戶直接列入了頂極重要人物當中。
他這個裏正也不認識什麼人,頂多就是需要征賦稅傜役了,那些衙吏才看抬頭看他們兩眼,可沒想到這幾戶人家居然有這麼大的臉麵。
梁將軍名頭雖大,但離他太遠,可是能讓衙役候在這等著的,那肯定是得了縣太爺的準許,裏正已經在心裏將這幾戶外來戶的位置又提了提。
給何秀才和裏正互相介紹後,跟在裏正身邊的兩個娃兒又領了一串錢串,還給裏正介紹了秀才爺在他們村辦村學的事。
裏正心中一動,細問起這村學的情況。
牛村長十分驕傲地指著何家門家貼的春聯,還有遠處各家門上的紅色。
“裏長,你看,我們村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是家裏娃兒寫的。”
以前村裏沒有一人是識字的,各家添人,都是裏正登記往縣衙報人丁,就連他們要在族譜上添減人名,都得另外給銀兩找裏正幫忙記錄,等自家幾個娃兒識字了,光族譜添減這一項就能省下不少銀子。
以前咋沒想過要送家裏的娃兒識字呢?
“你們村家家都送娃兒上學?”
裏正一聽,想起各家貼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別管寫得好不好看,家家戶戶都有人識字,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別人家都沒糧吃了,這桃村家家都還有餘錢送娃兒念書!
“送,哪怕家裏再窮也選一個送去上學。”
剛說完,牛村長就反應過來裏正的言外之意了。
“秀才爺他們是那梁將軍的將士護送進村的,裏正,你也知道我們村以前的事,後來多虧了梁將軍。我們村人就想著,哪怕砸鍋賣鐵的,最少也要送一個到何秀才這裏學個一兩年……”
裏正想起,也是,現在搬回的這十來戶人家,當初家裏都有人被那些山賊禍害過。
“可是,這十幾二十兩銀子,也不是砸鍋賣鐵就能湊出來的……”
裏正還是驚歎桃村這麼有錢。
“不用不用,不用這麼多。”
牛村長一聽,忙擺手,二十兩他們哪家都拿不出。
“不用這麼多?那是多少?”
裏正的孫兒就在鎮上念書,他可是真金白銀地提了二十貫銅錢去交的。
“我們村學是本村的隻要四兩銀子,外村的八兩銀子,何況……”
“四兩銀子?那是比鎮上少了許多,何況什麼?”
聽到隻收四兩銀子,裏正不敢相信,還沒等牛村長說完就插一句話。
牛村長本想說何況還有勤工儉學之類的,但被裏正這麼一插話,他突然心中一頓。
“何況那秀才爺大善,說村裏能騰出了學堂和課桌這些給他用,這麼支持他辦這村學,就給我們村的村民行了個方便,不用一次性交齊。他們來時已經入冬,娃兒都閑著,大家就想著先交一點,不僅能讓娃兒識幾個字,還能和這秀才爺打好關係。”
“原來如此。”
裏正接過話,也不知信還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