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這麼說還好,耐不住村外的小孩多,受寵的也有好幾個,隊伍裏,這樣的對話就多了起來,也引起了其他人注意。
互相就打聽起來。
大人們的各有心思,特別是家裏的婆娘經常念叨著搶不到那勤工儉學的名額,少掙了多少文錢,含糊詞辭。
“村學呀?那秀才爺是辦了學堂,可那學堂要收八兩銀子呢!”
“八兩銀子?!”
“是呀!八兩銀子!”
“這麼貴!不是說你家娃兒都進去讀書嗎?”
“你看我家像拿得出這麼多銀錢的嗎?”
“不像。”
“想起學堂,就要砸鍋賣鐵,借錢交束脩。”
人也不正麵回答,事實真有這樣的事,他們本就全都還欠何秀才的束脩。
聽到束脩要八兩銀子,大部分也就歇下了心思,可也有將信將疑的,跑到牛村長那打探。
此時天色已暗,隊伍回到了桃村,曬穀場上的儺戲台已經搭好,演員們正在做準備,等夜色降臨就可以開台唱戲表演了。
儺戲要演兩天,第一場晚上開演,一直演到子時,是演給神鬼觀看的,第二場白天演,才是演給人看的
但村裏也沒什麼娛樂,大家早早就搬著個小板凳到戲台前占位置。
出來看儺戲的何秀才李老頭他們迎麵遇上遊完神將工具拿回祠堂的隊伍。
讀書人的風度,在一眾莊稼人中,分外突顯,何況還有桃村的老老少少們一直跟他們打招呼問好。
就是李老頭他們幾個也十分顯眼,哪怕是在暮色中,他們也能看出,這些個外來戶個個都身著新衣,不像他們哪怕挑了最幹淨的穿著過年,也有幾個補丁。
“這是新來的外來戶?”
“是呢。”
“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
“你們可別打什麼壞主意,他們不是我們惹得起的。”
“有什麼來頭?”
“你看到沒,那個是秀才爺,有功名的,見到官老爺都不用跪。”
“這麼有能耐怎麼落到我們桃村?”
“這,人家自有打算,咱哪知道?”
“他們不怕招山賊嗎?”
“他們養有狼護家。”
“狼?”
“那麼大的狼……”
“而且,我悄悄跟你說哦,他們是有得道道長指點的?”
“怎麼說?”
“前些日子,隔壁有兩賊人到我們村偷東西的事你沒聽說嗎?”
“好像有聽說過一點……”
“這事,附近這幾條村都傳遍了……”
“你也知道?”
“聽說過一點,那兩賊人被揍得可慘了……”
“那和得道道長有什麼關係?”
“這個你們可能隻知道有兩賊人傷得很重,可不知道,那兩賊人摸進他們家,連人都還沒見著,就傷成那樣子了……”
“那是怎麼傷的?”
說起這事,桃村人也不清楚,特別是第一次的賊人,等他們看到時,就已經被揍得鼻青臉腫了,第二次的,他們看到的就是賊人在院子裏被炸暈在地上,院子裏摔碎一地瓦罐屎尿,但不妨礙他們發揮想象力,將事情說得十分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