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你們信不信。他們那宅地和田地還是衙役親自過來丈量的,都沒經過我的手。”
大家都沒想到這逃難的落魄戶還真是大有來頭,難怪能蓋大宅。
牛村長瞥了一眼剛還在質疑的族人,繼續說回學堂的事。
“村裏給了兩間房屋何秀才做學堂,作為回報,本村的想進學堂讀書就隻收一半的束脩,就是四兩銀子。”
有了八兩銀在前,四兩是少了很多,一時之間就有人意動了。
但還是有清醒的。
“四兩銀子也不少呀,這災年,都要餓肚子了,你們還能拿出四貫錢?”
“是呀,我們哪有這麼多錢。可不看佛麵也要看僧麵呀,我們就是砸鍋賣鐵,每家至少送一個娃兒進學堂,這不,現在家家都欠著秀才爺的錢呢。”
此言一出,桃村的都點頭附和,是呀是呀,我們都欠著那秀才爺的錢呢。
一些腦子快的,還給添油添醋。
“我們不是欠他們那麼多錢嗎,他們那些田地,還是我們各家去清理,連我家那才五六歲的娃兒都去幫忙拔草。”
“是呢,家裏地裏的草我家那娃兒都沒拔過,卻去給他們拔。”
各家又七嘴八舌地將家裏婆娘娃兒給李家何家幹的活一一列出來,就是沒有一個說那是有工錢的,家家都在搶著去給他們幹活。
那些剛起了心思的,徹底被拍了下去。
也有家境還可以的,比如剛才拿了租金的那兩戶,抬頭掃了一下現在情況,還是先按下念頭再去村長那細問這學堂的事。
眾人談完事散去之時,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村裏的儺戲已經開始了,鑼鼓聲鍾在夜色中四處傳開,儺仙們臉上戴著角色麵具,身穿仙服,手持法器,紛紛登場,並隨著劇情的發展在舞台上舞動起來,比拚,嘴裏念念有詞唱起戲來。
台下的村民們也不知道聽沒聽懂,但是都紛紛叫好。
何家李家他們坐在前麵,視野良好,沒有遮擋,但這儺戲一唱起來,鄉音十足,也就看個熱鬧,聽不清到底在唱些什麼。
夜幕下,那些外村的三五結隊,舉著火把趕路回家,路過儺攤舞台,很容易就看見坐在前排的何秀才他們,見向來一點都不能吃虧的族人們,沒有人搶坐在這些外鄉人麵前,又對祠堂聽到的話信了幾分,看來,村裏人十分害怕這些外鄉人呢。
除了要趕路回家的,也有三個男人不約而同地跟在牛村長後頭去了牛村長家。
三人目的也十分明確,就是想問問這村裏學堂的事情。
“你們住鎮裏應該也聽說了,鎮上的學堂要二十兩一人。外村收八兩,比起那二十兩來說已經便宜許多了。”
“是,是,是。”
年長的那人很快就應了是,其他兩個想說什麼,卻被瞪了一眼,皆低頭不語。
“那你們是都想送你們的娃兒進村裏的學堂?”
“想是想,但村長你也知道,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八兩銀子雖然比鎮上的學堂少許多,但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