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十九師團與元山(1 / 2)

平城外的戰鬥激烈異常,日本人知道自己這是破釜沉舟的一戰,如果不能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那麼北方十多萬主力部隊就要生生困死在那裏。

雖然他們仍然認為日本軍隊的戰鬥力絕對在中國軍隊之上,但是什麼都怕被截斷補給。

日本人對於中國兵法還是比較精通的,對於舊式武士的最高獎賞就是一套中國《武經七書》,所以他們深知中國人詭詐的道理,知道被截斷糧道之後是個什麼後果,這年頭可沒有大規模的空運能力,所以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是唯一的出路。

應該是日本的指揮部給他們下了最後的命令,所以日軍二零一師團表現出了一種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氣勢,即便是發現自己中了敵人的圈套也是一樣。

被圍困的後營三千人馬麵對著洶湧而來無邊無際的中國軍隊,紛紛嘶叫著端起步槍衝了上去,瞬間就展開慘烈的白刃格鬥。

楊威在遠處靜靜的看著,這次的白刃格鬥中國士兵明顯的提高了水平,雖然比訓練有素的日本兵還稍有不足,但也相差不多。

所以往往是四五個人對付一個,包餃子一樣將他包起來,正麵一個人哈的一生大喝,作勢前刺,那日本兵出刺刀拚鬥,旁邊一人卻突然悄無聲息的給了一刀,一刀刺進肋條骨,當場就蹲在地上別想再起來,然後數人齊上,嘁嚓哢嚓一頓刺了結他的性命。

楊威大樂,心說這可不是自己教的招數,中國人民就是頭腦聰明,舉一反三,這不,你看看這幫日本鬼子被殺的毫無還手之力,瞬間躺到一大片。

二十七軍的主力部隊兩個師加一個旅毫不費力的收拾掉日軍後勤部隊三千人,接著又投入主力戰場。

日本人早就慌了神了,看這架勢,他們也知道自己要完蛋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兒,早先部署的時候根本就沒料到中國人會把主力放在後麵,因此日本人把精銳部隊和幾乎所有重火力都放在了前端執行攻堅任務。

戰場上的事情是瞬息萬變的,當他們知道中了中國人的詭計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調動部隊了,隻得硬著頭皮用自己柔軟的屁股部隊迎接中國人鋒利的尖刀部隊。

再往下,楊威就不用看了,就是他們的天照大神也救不了他們了,當下快步走回指揮部。

這就是楊威不同意蔡成勳兵力部署的原因,楊威對於後世的林副統帥是非常佩服的,曾經仔細研讀過他的軍事著作,對於其中的一點兩麵、四快一慢、圍點打援等戰術要領牢記於心。

正麵阻擊部隊和側翼殲敵部隊絕對不能平均分配兵力,否則就會打成一場爛泥仗,一旦不能摧枯拉朽的打敗敵人,那就給了敵人重新部署兵力的時間,那樣突襲效果就沒有了。

所以楊威要求三個師的兵力隻留兩個旅在正麵頑強固守,而其他所有兩個師加一個旅的兵力都放在後麵突襲敵人,要的就是一個快,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就奠定戰場局勢。

這些經驗是經過無數的戰鬥千錘百煉總結出來的,蔡成勳等舊式軍官不知道可以理解,但楊威不用就是傻瓜,他對此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這場戰鬥,敵人八千兵力損失殆盡,幾乎沒有臨陣逃脫的現象,即便是有突圍逃走的機會他們也選擇了飛蛾撲火,很難說這是可貴的犧牲精神還是愚蠢的忠君思想。

中國軍隊這邊,死傷大約在兩千左右,朝鮮保安軍兩萬多人死傷五千多,倒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那幫朝鮮人興奮異常,能消滅日本一個主力師團是以前連想不不敢想的,要擱在以往,一個日軍千人隊就能打敗這兩萬人的保安軍,否則朝鮮也不會讓日本人給占領了。

他們興高采烈的從死屍上扒下衣服、鞋帽穿戴在自己身上,槍支彈藥等等更是不放過,經過此一戰役,他們終於可以稱得上是一支名副其實的保安軍了。

回到指揮部,楊威詢問旁邊的參謀:“段芝貴方向進展如何?”

“報告長官,段芝貴軍已經在鬆山裏一帶和日軍第十九師團遭遇,另第九軍已經出發向東北方向斜插大興,切斷十九師團和二十師團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