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嚇提出的分工,另外幾人雖然不滿,可是還真就沒什麼辦法。
畢竟他就是一根攪屎棍。
讓他做飯,能把紅燒肉變成湯。
讓他摘苞米,籮筐掉下地三次。
讓他挖土豆,把生活指導都給氣走了,導致現在要別人教完何老師他們,這倆再來教陳嚇。
“沒事的,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何老師出門前這麼安慰黃老師。
意思是“再忍三天,走了就可以徹底拉黑這B了”。
黃老師忍氣吞聲地做佛跳牆,恨不得把陳嚇拿去砌牆。
何老師出了門,帶著大華順著小路一直往下走。
苞米不值錢,不過節目組答應他們,如果能自己想辦法弄到魚或者雞鴨之類的,就可以換來許多的物資,比掰苞米要好多了。
“前麵有個魚塘!”大華興奮地跑過來對何老師說。
何老師精神一震,兩人加快腳步向著魚塘走去。
這魚塘用鐵絲網圍了起來,他們好一會兒才找到入口在哪裏。
可找到的那一刻,兩人頓時失望了。
“私人魚塘,禁止垂釣。”
明晃晃的牌子掛在上麵。
“別灰心,浪浪村肯定還有別的魚塘。”何老師鼓勵大華。
“好!”
大華咬咬牙,又是向前跑去。他永遠都是那麼有精神。
再報再探!
“何老師,又有一個!”
大華在遠處用力地向何老師揮手。
走了這麼遠,兩人都已經汗流浹背了,看到魚塘,簡直想整個人都跳下去涼快一下。
然後再用衣服撈著滿滿的魚上來!
何老師走到近處,卻有些失望:
“這個,不是也寫著禁止垂釣嗎?”
“但是這個的門不是鎖上的啊。”大華說,“你看,那裏有個老奶奶,不然我們去問問她能不能在這裏撈點魚吧!”
“可以。”何老師也看到了旁邊屋門口坐著的老奶奶。
隻要他們能溝通成功,後麵節目組自然會把魚的錢算給人家。
“何老師會說這裏的方言嗎?”大華問,他的普通話不是很好。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畢竟何老師當了黃果台這麼多年台柱子。
“那就簡單了,何老師人氣這麼高,也會說方言,一定能行的!”大華給他打氣。
何老師走近那老奶奶。
“老人家,我們想在這裏撈點魚,行嗎?”
他用方言說了一遍,老人沒有任何反應。
何老師忍不住提高音量,又說了一遍。
還是沒有反應!
大華看了何老師的表情一眼,思考著自己是不是應該去試探一下老人的鼻息。
別是出了啥事了,卻沒人知道吧!
何老師示意他先別輕舉妄動,再次喊道:
“老人家!我們能不能在這裏撈點魚!會給錢的!”
這一回,搖椅上躺著的老人總算睜開眼睛。
“你說麼子?”
“我們想撈點魚!”
“你們要哪裏去?”老人重複了一遍。
何老師耐心地喊道:“不是的!我們能不能到塘裏去!”指著魚塘,“搞點魚!”作出舀什麼東西的動作。
“你們要到塘裏去搞?搞麼子?”老奶奶的眼神在何老師和大華間來回掃動,一臉警惕。
兩人差點沒站穩一腳滑進塘裏。
怎麼感覺這個打開方式不對呢?
“老奶奶,我們都是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不是壞人。現在在拍攝綜藝節目,想在您家的魚塘裏撈一點魚,可以嗎?”大華用普通話問。
老奶奶疑惑地看向他:“豬吃人?豬怎麼會吃人?”
大華、何老師:“……”
交涉很失敗。
“何老師,她好像不認識你。”大華小聲說。
“要是費翔老師在這兒她肯定認識,我要趕上費翔老師的咖位還得再過二十年呢。”何老師隨口安慰道。
心裏卻十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