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第一個噩耗的時候,我和田衝判斷是杜秋葉弑母奪權,因為杜秋葉的媽媽很年輕,隻有46歲,並沒有心髒病病史,
還因為杜氏的幾大支柱產業,在杜母去世前是沒有把相關產權轉移到杜秋葉名下的,杜母過世後,杜秋葉才算是正式全麵接手杜氏集團。
田衝的第一個指令就是用國外收購過來的第一家汽車公司與杜氏的汽車製造對衝,開展價格戰,因為一家就夠了。
田衝的商戰手段就是車的係列款式一樣,功能強大一點點,價格優惠一點點。而就這一點點就可以壓的杜氏汽車死死的,最關鍵的還是氣,對,田衝就是擺明了要杜秋葉生氣,最好氣到失去理智。
不求賺錢壯大,隻求打壓杜氏,這是田衝在收回國外三份產業投資的三倍收益後,為這三份產業製定的路線,目的就是不讓杜秋葉喘勻一口氣。
而杜秋葉自己又犯了一個天大的錯,她並不知道田衝在國外收購的兩家汽車製造公司。也沒有分析過汽車製造的經濟形勢。
更沒有嗅到汽車製造這部分支柱產業也將要被打壓的味道,竟然把汽車子公司的流動資金全部調入了五裏營造星訓練營。她想用資金強推,讓自己的明星上位。
不得不承認,杜秋葉也算是挺狠了,她並不願意眼看著五裏營造星計劃流產,因為她已經清晰的看到了明星效應的強大。
一名一線明星可吸引和聚集資源的能力是巨大的,可以講,一個明星就完全可以抵得過一家小型的上市公司,甚至猶有過之。
比如我們的吳晗韜,他不但可以產生極大的流量,還可以吸引各大廣告商的青睞,我們隻是出於合作,
用10億為他們打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娛樂平台。目前收回的資金,隻算廣告入駐收入就已經填平了我們一半的投資。
隻不過,這部分收入又被田衝投回了星空傳媒,無條件作為星空傳媒的儲備資金,以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田衝這一步走的,無疑是不想讓杜秋葉翻身。
同時直接顯示出了最大的誠意,牢牢控製住了劉芳和吳晗韜,我相信,就算有相對更大的利益誘惑,吳晗韜和劉芳也不會對我們倒戈相向了。
田衝這一步做起來簡單,可是這一石二鳥的效果確實是高明至極。
處理好星空的後備資金,就收到了第二個噩耗,沈太爺過世,我和田衝一刻沒有耽擱,第一時間就踏上了返回上州的路,無論是繼承父親的遺誌,還是沈太爺與外婆的交情,我都不可能做到置若罔聞。
我和田衝都是懂得感恩的人,沈太爺背後為我們做了很多瑣碎的事,我們都知道,隻是一直沒有機會上門感謝,這次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報沈太爺了,我們都很自責。
至於我,更是內心充滿了愧疚,雖然我和沈太爺認識的第一麵是以不愉快方式發生的,但是沈太爺對我的關照可以說完全替代了外婆,或許是外婆的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