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他們七拐八繞,最終趕到的這個小村子叫做巴林村。
這個巴林村不大,隻有三四十戶人家。
可奇怪的是,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山村,竟然在很多人家的門口都掛著“吉房出租”的木牌。
吳克嶺告訴林洛,這些所謂的“吉房出租”並不是按月往外租,也不是按年往外租,而是按天往外租。
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個一個的沒有營業執照的地下旅館,專門為了那些來趕鬼市的人服務的。
當然了,你若是願意長期在這裏租住,老板也是很高興的。
還有的小院門口掛著“農家樂”的字樣,其實就是餐館。
這些小旅館和小飯店的價格平時並不貴,畢竟這巴林村隻是一個位於荒山野嶺的孤村,平常除了偶爾有幾個驢友過來玩,並沒有什麼外來的遊客。
像這種地下旅館,平時住一天最多不過二三十塊錢。
那些小餐館,一頓飯花個幾十塊錢也能吃的不錯。
但是到了農曆每個月的中旬這兩天,旅館的價格會暴漲幾十倍,一千塊錢一天,還不一定能有房間。
而那些小餐館也是價格暴增,普普通通的一盤菜收個一百多塊錢也是正常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鬼市!
鬼市每個月隻開兩天,也就是十五和十六這兩天。
這個村子是鬼市所在地之前的最後一個落腳點,也是最後一個能把車子開進來的地方。
再往後的路程就全是一人多寬的羊腸小道,而且全是山路,車輛根本開不進去,隻能徒步而行了。
巴林村處於荒涼的偏僻山腳,周圍的土地十分貧瘠,無論是種植糧食、蔬菜還是水果,收成都比較差,村民們也就指著這些旅店和餐館賺一些外快,補貼家用。
反正他們都是些沒有營業執照的野店,不受有關規定的約束,也不受物價的限製,想定多高的價格就定多高的價格。
除非你是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自帶了野營和野炊設備,否則難免要被宰上一刀。
但實際情況卻是,越是這裏的常客和熟客,就越是沒人自帶野營和野炊設備。
因為這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你是來買東西的買家,還是來賣東西的賣家,都不能自帶這些設備,也不會跟店家砍價。
店家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說的好聽點,是體恤這裏的民情,老百姓們過的不容易,因此讓他們多賺一點錢,也算是變相的照顧他們了。
說的實際點,這個村的村長和縣裏的有關部門有點關係,一旦有人要來巡查的時候,就會提前通知村長。
而村長又會提前通知這些店家,店家再通知住客,讓他們躲藏起來,等檢查過後再出來,也算是變相的庇護了來趕鬼市的人。
而那些自帶了野營和野炊設備的人,是不允許住在村子裏的,隻能在村外紮帳篷,所以也就收不到村長的通知,如果被巡查的人抓了去,會有什麼後果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也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那些自帶了野營野餐設備的人,一目了然,絕對是新人和生手,這樣的人會被鬼市的賣家格外關注,跟他交易的時候,要麼價格特別高,要麼壓根就不賣給他們,因為不放心啊,害怕他們是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