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蘿卜賣不出去?”
方辰嗤笑一聲,自信滿滿地道:“你現在應該想的是,咱們這蘿卜能夠賣多少錢。”
“那能賣多少錢?”方小白巴巴地問。
方辰看向他,不答反問:“你覺得能賣多少錢?”
這個問題可難不倒方小白。
“蘿卜最好的時候是一塊五一斤,咱們村少說有個七八萬斤,怎麼著也能賣個七八萬吧?”
按每家一畝收個四五百斤算,十幾畝就是四五千斤。
換了錢就是四五千塊錢。
大米五塊一斤,就能換回一千來斤。
鄉下人平日活動量大,飯量自然也大,但一千斤米一家三口吃一年那絕對沒問題啊。
如果飯量小的,少買點糧食,還能存個千兒八百的呢!
這不一會兒,方小白就把賬算明白了,興奮得眼睛都亮了:“哥,咱們要發了!”
“咱們今年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還能接上明年春播的茬!”
“我們家人口少,我還能給我閨女買兩件新衣裳。”
“買新衣裳算什麼,咱們還要吃上肉。”方辰打斷眾人興奮地猜測,道,“這麼好的蘿卜,你們隻想著買一塊一斤?那也太對不起我費盡心思弄來的種子了。”
眾人不可置信地看著方辰。
“一塊一斤還少啊?”
“那……兩塊?”
看著下麵那隻比了個“二”的手,方辰搖頭:“再猜,往高了猜。”
“三塊?”
見方辰還是搖頭,有人道:“那就五塊,這夠高了吧!”
剛說出來,那人就被陳阿六嘲笑了:“一破蘿卜賣五塊,你去搶得了!”
“那不是村長讓我往高了猜的嘛。”那人委屈。
方辰道:“五塊我才不賣給你,至少翻個六倍。”
“嘁,哥你就吹牛吧。”方小白道,“三十塊哪個冤大頭會買啊?”
“就是,小辰,咱們蘿卜雖好,但價格也不能瞎喊啊,一兩塊有人買就賣了。能換回糧食讓大家不餓肚子我們就知足了。”牛叔拍著方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
蘿卜雖好,但誰能一次性買下幾萬斤?
而且三十塊的價格實在是聞所未聞,牛叔生怕方辰把價喊得太高,將買家嚇跑。
依他說,隻要有人願意買他們就買。
一塊兩塊不嫌多,七毛八毛不嫌少,能買就好。
但方辰可不答應。
他還要靠這個來完成任務呢。
“大家夥就把心放肚子裏吧,明天我就進城去,到時候大家就知道這蘿卜能賣多少錢了。”方辰叫來方小白。
讓他收拾收拾,帶了十來斤櫻桃蘿卜準備進城。
葫蘆村四麵環山,如果將此地地形比作一口鍋的話,那葫蘆村就是鍋底,不論往哪邊走,都得先上山再下山。
但想出村,卻不容易。
葫蘆村太窮了。
偌大一個村子,出村的路除了一條老輩人走出來羊腸小道外,就隻有一條改革時修造的機耕路。
而且兩條路都很崎嶇,若是走的話,單程就能走一天,一個來回就得兩天。
所以村子裏的人沒事基本不出村。
因此,村子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聯係。
唯一的往來,就是一個星期來一次的商販——老趙了。
每次老趙來時,拖拉機轟隆隆的聲音老遠就能聽見,村子裏男女老少立刻放下手裏的活計,圍到村口等著他。
而他帶來的東西,每一次都會售罄。
樂得老趙牙不見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