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升官與調職(1 / 2)

9月下旬,第二師便奉命駐守在新鄭,同時整編一部分西北軍,補充進第二師。

11月上旬,中原大戰結束之後,第二師奉命移防潼關。

經過長達六個月的連續作戰,第二師的官兵們也都是疲於奔命,到了潼關之後,第二師副師長樓景越便自己做主,輪流給官兵們放假,每人雖然隻有1天的假期,但對連續作戰的官兵們來說也是一大放鬆。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前後數次蔣馮戰爭,中央軍無法徹底消滅西北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潼關,潼關死死的守著西北軍的最後一條防線。

這一次西北軍終於將潼關也丟了,西北軍各部紛紛被中央軍和東北軍改編重組吸收。

至此,馮玉祥慘淡經營曆時二十餘年的西北軍遂完全瓦解崩潰。

第二師到達潼關不久之後,蔣總司令也親赴潼關,獎賞各級官兵,二師師長顧祝同升任第一軍軍長兼第十六路軍總指揮,繼任洛陽行營主任,掌管西北軍事大權。

副師長樓景越辭去4旅旅長一職代理第二師師長,9團團長王敬久接替樓景越升任4旅旅長,9團團長有廖慷接任,範傑也從少校營長提為中校營長。

在中央軍的升職序列中,就拿團一級來說,一般是又團副接任,如果團裏沒有團副,則由三個營長中,軍銜最高的營長升任。

所以要麼從別的地方專職調過來一人任副團長,那麼就升職序列來說,廖慷升職或調職之後,一般是由範傑接任的。當然不是說馬上,就現在來說,他的資曆還不夠。

之後的幾天,範傑一直在整訓部隊,這一次西北軍潰敗,陝甘境內除了被整編的十個師外,還有不少殘部在兩省流竄,淪為土匪。

特別是今年陝西省正在大旱災之後,餓莩載道,境內一片混亂。

就範傑從師部聽來的消息,過不久第二師就要進駐陝甘一帶,鎮壓土匪,整肅地方,安定西北。

然而這時的中國,並沒有因為中原大戰的結束而平靜下來。

從1930年10月起,蔣總司令先後調集十一個師另三個旅,共10萬人的兵力,采取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準備向中央根據地的紅一方麵軍發動第一次“圍剿”。

在中原大戰時,紅軍趁中央軍不備,派兵攻占了長沙,之後又一路進逼武漢,現在蔣總司令的報複來了。

範傑也是在10月份才接到家裏的來信,好在紅軍占領長沙沒幾天就退去了,家裏的店鋪和土地上受了很大的損失,好在家裏人沒出什麼事。

再說甘肅,並什麼不是太平的地方。甘肅的人口,一直都不是少數的,而且種族複雜的,尤其是以**形成的馬家軍,一直都保持著各自的勢力。

陝甘一向貧瘠,第二師要進駐甘肅,需要準備許多東西。

而範傑一向喜歡早作打算,提前準備,現在坐鎮潼關,背靠西安,一些物資上的需求早就開始找廖慷要求了起來。

廖慷這人很厚道,他當團長以後,範傑對他很支持,現在的九團的3個營長,劉玉章和範傑都是四期的,2營是廖慷的老部隊,範傑和劉玉章也一直對廖慷很支持。

劉玉章還是陝西興平人,就在西安西麵不遠,之前他還趁機回了一趟家。

11月底,這天範傑正在和劉玉章商量一些事情,他們都是四期同學。正在這時,團部傳來命令,叫範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