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交易(2 / 2)

“我也不知道真假,請你幫我掌眼一二。”

我拿起碧玉,入手冰涼,隻見玉佩正麵是鏤雕的帶葉葫蘆樣,背麵則是雕刻了五隻蝙蝠。

對著燈光仔細觀察了一會玉質、雕工,我又用舌頭舔了一下玉佩。

“黎叔這一塊玉佩的全名應該是‘多子多孫五福臨門’才對。”

“哦。”

黎叔眼眉一條,似笑非笑說道:

“這又是如何一個說法?”

“古人喜歡葫蘆,那是因為葫蘆和福祿同音,這葫蘆藤帶葉,則是開枝散葉、多子多福多寓意;背麵雕刻的是五隻蝙蝠,這個玉佩形若大門,則是五福臨門的寓意。”

“這塊玉佩色如菠菜,如果我判斷沒有錯,這應該是和田碧玉,雕工也是明朝成化年間的雕工,確實是一塊難得的好玉。”

說到這裏,我故意停頓了一下,隻見黎叔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之色。

“不過賣你玉這個朋友,從此可以不往來了。”

“哦,為什麼?”

“這絕對不是他說的什麼出土玉。”

黎叔看下孫掌櫃,後者微微點頭。

黎叔大笑說道:

“這第一關你算過了。”

“繼續!”

我掀開第二塊紅布,這次裏麵的是一隻白瓷的小孩臥睡形狀的頭枕,拿起來翻看了一會,說道:

“這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是真東西!”

“不……不,這一關的考核可不是簡單辨認真偽。”

黎叔笑說道:

“這東西早些年我在港島嘉士德春拍上用了八十萬買回來,我就想知道現在它價值幾何?”

我嗤笑一聲,說道:

“黎叔,這東西您要是八十萬買回來的,我可就真心恭喜您撿了大漏。”

“根據我所知,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隻比您這個還稍微小一些的北宋定窯孩兒枕,那個不過是高18.3厘米,長30厘米,寬11.8厘米,並且那個衣褶等凹處有明顯的積釉現象,都已經被定位國家一級文物。”

“您這一隻質地潔白,通體施釉,釉層均勻,無論品相還是工藝都遠在故宮博物院那一隻之上。“

“唯一可惜的就是……”

說著,我又頓了一下,盯著黎叔眼睛說道:

“我聽聞前兩年有一座清朝王公的墓被盜,裏麵就走失了一隻這樣的孩兒枕……”

“停……停,不要說了。”

黎叔抹去頭上的冷汗,擺手說道:

“真不知道你小子年紀輕輕,腦子怎麼長的,博古也就罷了,現代社會信息新聞也知曉如此清楚。”

我淡淡一笑,其實做我們這一行的比那些大學裏麵的教授還要辛苦!

大學裏麵的學究隻要研究曆史、文物就行;我們這是不一樣,不隻要博古,對現在的谘詢、古玩的行情、各種傳聞都要一清二楚。

就像《清明上河圖》小學生都知道它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裏麵,並且十年才長出一次。

若是對它現在的背景完全不了解,就算是造出了99%相似度的仿品也忽悠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