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說的輕鬆,但其實心裏頭也有點打鼓。
畢竟,三千塊錢放在後代可能隻是高薪人群一個月的工資,可放在現在卻著實是一筆讓人望而卻步的巨款。
這麼說吧,
90年代初期,一個國營廠職工的工資大概在一百塊錢左右。
三千塊錢,足夠人們不吃不喝的工作上三年。
這還是往好了說,張芸芸就是國營紡織廠的臨時工,一個月的工資是六十塊錢。
第二天一早,李向東起了一個大早。
他簡單的做了頓早飯,便親了江江一口就在張芸芸驚訝的目光中出了門。
李向東沒去別的地方,而是直奔市政府大院的門房,花了一塊錢買了包紅梅。起初門房的看門的還不讓進,不過李向東一根紅梅遞了過去,東拉西扯了一通,門房頓時放了行。
進了政府大院,李向東直接蹲在了接待處。
他就幹一件事兒,看報紙,近一年的時間所有的報紙李向東一張沒拉,全都看了一遍。
後來李向東聽過一句話。
財富寫在報紙上。
李向東深以為然。
在科技飛速發展,國家經濟實現紮實積累的九零年代,時時刻刻的政策改變都足以興起一個暴富的行業。
而通過紙質報紙作為傳播新聞唯一途徑的當下,這是最好的契機。
李向東看了一上午,一無所獲。
以他的眼光,能夠看出這些發展機遇的前景,不過哪怕是最簡單的,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做積累。
李向東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點了根煙,惡狠狠的抽了一口
忽然,
他眼角的餘光一掃,眼前頓時亮了起來。
那上頭是一則新聞。
‘沿海地區嚴打投機倒把,公安出動,抓獲大量疑似投機倒把的不法之徒。’
這信息……
“似乎,有門啊……”
李向東沒猶豫,吐掉口中的半截香煙連忙站了起來。出了大院,李向東直奔家裏,時間還在下午,張芸芸還沒下班回來。
李向東在床下一陣翻找,找出一套西裝來。
這是當年李向東和張芸芸結婚時候的西裝,是難得的好牌子,這些年李向東爛賭成性,如果不是衣服買不了錢,恐怕難逃毒手。
試了試,很合身。
李向東找了個鏡子看了一下,倒是很有一種成功人士的派頭。
“看起來還不錯啊,目前也就隻能想到這種辦法了,兜裏沒錢,就隻能靠我這一張嘴了。”
李向東看了看鏡子裏派頭十足的自己,目光落在報紙上。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
江北首個十萬元戶,靠著服裝批發起家的陳寺副的大兒子就是這個時間被抓進去的吧。
為此,陳家不惜花費重金,四處托關係。
隻可惜後來偵查完畢,陳寺副的大兒子無罪釋放。
叫什麼著?
好像是叫陳躍進來著吧。
“全靠騙呐。”
李向東笑了笑,隨即留了張字條,抬腳出了門。
花了兩毛錢,搭了個大巴車,兩個小時後,李向東的身影出現在了江北陳家的二層小樓前。
他輕輕扣了扣門,見到人出來,李向東才慢悠悠的點起一根香煙來。
“雷猴啊,偶來尋躍進兄啊,可否同傳一下啊。”
蹩腳的港普一出口,老陳家就亂了起來。
確實是亂了起來。
90年不比現在,任誰都能注冊個皮包公司裝腔作勢的扮港商,這年月,還在全國卯足了勁頭兒努力創外彙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