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們這節課繼續講東漢。”
可你剛剛講的還是西漢,繼續啊,教授,我還想聽羅馬正統在中華的故事。
小白了悟,自己這是又穿越了。
比起短暫的秦史和有曆史名人光環加成的漢武朝,他對東漢的了解也就是十常侍之亂了,因為後麵緊跟著就來了三國。
教授:“東漢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就是漢和帝去世,皇長子劉勝身體不好不能勝任帝位,太後鄧綏就抱養了才出生沒多久的漢穆帝劉隆臨朝稱製。”
小白心想果然是穿越了,漢穆帝這個沒聽過的皇帝都來了。
教授:“鄧綏‘興滅國,繼絕世’的曆史成就是一直被誇讚到現在的,她本人接手的東漢當時天災頻發,外部勢力也虎視眈眈,內憂外患的環境她也能交出一份不輸從前漢帝的漂亮答卷。
不過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她的政治舉措,是她對教育,尤其是醫學和科學的大力扶持。”
教授給PPT翻頁:“漢朝一直以來就有官辦的太學,鄧綏也有創辦郡國學校,這是有史以來記載最早的官辦男女同校。這一時期的男女多是貴族子弟,學的東西也還是那些經史子集。
鄧綏又召集全國的醫生去洛陽,創辦了洛陽醫學院和洛陽醫院,把全國的優秀大夫們集合在一起,不止係統性的收集全國醫生的優秀經驗,還發展出了細胞學、生物學、預防醫學、傳染病學等等不同的學科。
幾百名全國最優秀的醫生聚集在一起,花了三十多年共同編纂的《洛陽醫典》更是費勁力氣去刊印,為了推廣低價售賣,是是所有醫生必須學習的重要醫學理論基礎。
就是這本《洛陽醫典》的存在,讓東漢醫學的質量步入新的台階,雖然隻有貴族才能看得起醫生,但有醫學的傳承,時代越往後,受到東漢醫學恩惠的人就越多,這也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獨一無二的醫學禮物,
我們現在翻開醫術,還能看到前麵好幾頁密密麻麻都是貢獻編纂醫術的大夫們……”
東漢著名醫學家,小白隻知道個華佗,著名醫鬧事件受害人,不過華佗應該算是三國名人。
也就是說,其他東漢醫學名家,小白肯定是不認識的,事實上好幾頁的紙張裏,確實都是他很陌生的名字,但是有幾個裏麵出現的名字,又讓小白無比眼熟。
張仲景,孫思邈,皇甫謐、錢乙、葛洪、李時珍……
什麼情況,你們都去東漢跨時空編書的嗎,還是跨時空交流,還是誰直接把醫學書全砸給東漢醫學院了?
有了這些曆史名醫的加入,還有東漢醫生們自己的醫學成就,這本《洛陽醫典》,已經是一本中醫從入門到基礎、到鞏固、到加深、最後成醫生的醫學寶典。
教授:“可能是害怕這樣寶貴的中醫知識遺失,這些醫生全都願意去給高門大戶看診,然後收的診金就交一部分給醫學院,讓他們有錢繼續刊印,把醫書印的越多越好。
通過這部《洛陽醫典》,我們不僅能看到東漢醫學文化的開放包容,也能看到東漢醫學打破個人的壁壘,通力合作,共同促進醫學發展的偉大精神……”
除了幾個名醫,書頁上更多的都還是東漢自己的醫生,每個人都有為這份醫學寶典貢獻心力。
聽教授講述東漢醫學從怎麼從大夫不受重視,到一起交流那些從不外露的祖傳手藝,留下的寶貴醫學財富讓這個世界的後人都能受其恩蔭,在那麼困難的對外抗戰時期也提供了大量幫助,小白都要聽紅眼睛了。
教授:“我們都知道蔡倫改進造紙術,造出了蔡侯紙,這就是在鄧綏當政期間發生的事。
有了紙,就有了更多的文化傳承交流渠道,東漢醫學的發展離不開紙,東漢發達的天文學、物理學同樣離不開紙。
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張衡,他的成就也離不開紙。”
ppt上的張衡,除開那些小白都熟悉的成就,居然還有發明天文望遠鏡、顯微鏡、鍾樓、水力紡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