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時空的嘉靖皇帝,這就又是另一個極端了。
他堂哥朱厚照是理工科大拿,主要改進武器載體,自己掌握槍杆子再來對朝廷下刀;朱厚熜讓錦衣衛把自己全方位保護起來,有別人下刀,張璁、嚴嵩、嚴世蕃、張居正,統統都是變法派了。
朱厚熜每天除了勤政上朝,剩下的事情就是沉迷化學,大明農業的重要肥料,都是他研究出的化學提煉法,大明已有的火槍火炮,高威力火藥配方都是他改進的。
還有更多他對化學的研究,在他的時空,新中國化學家們都能翻他的筆記去找幫助。
正德和嘉靖時空,開海是也開了,收上稅那都是建立大明海軍,先把周邊海盜和走私船幹掉一波以後的事了。
好在有封侯的獎勵,有膽大的海商願意遠洋探索去美洲,帶回美洲的農作物。
雖然對下麵地主鄉紳的限製,四個時空的明朝能做到的程度都不太一樣,王朝後期能做的就更少了,但有賴於海外帶來的各種高產糧食和緩慢進行中的工業化,四個時空的明朝,後期都挨過了著名小冰河時期,到達了蒸汽時代。
挨過了這個,花了一兩百年往工業化轉型的他們,後期不約而同的都遇到了新的困難:外敵麵虎視眈眈想打開市場;內部城鄉差異巨大;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社會行政效率低下;腐敗成風,貧富差距懸殊……
沒有土地,隻能靠工資生活的城市工人過不下去,率先發動集會抗議,土地大量流失的農村農民群體也過不下去了。
差不多外麵打一戰二戰的時候,大明皇宮就被過不下去的百姓衝了,裏麵的人一個不剩,有槍炮的軍隊殺死了百姓,沒了皇帝,上下層的階級衝突矛盾更是劇烈。
外邊西方人在歐洲混戰爭取殖民地,大明海外的種植園和礦業工廠也在提心吊膽,內部混戰不休後激烈到無法調和的矛盾還碰上北邊鄰居搞事,然後兩邊內部的人民都選擇了紅色革命。
四個大明的結局差別不大,隻不過中間有些一樣的小出入而已,就比如對半島和小島的收拾時間順序和方式就不太一樣,有的一個人都不留,有的留了一點發配海外種地挖礦去了。
豬豬陵墓的文化話語權突然換了主角固然是爽文,但是幾個明朝在對鄰居的態度上,更讓小白爽度飆升。
一直也對明朝沒什麼感覺的他,現在忽然就覺得大明真是帥氣,人狠話不多,他喜歡。
至於蒙古,現在就沒有什麼內外蒙古了。
以前蒙古是大明覺得不能種地沒用,不太想要的土地,但是幾個時空幾代人後兜兜轉轉,蒙古人在北邊沙俄斯拉夫人和南邊大明人中間,還是覺得就算祖上有仇,跟著大明也會好過一點。
所以,都一家人了,你們大明在黃河邊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城,要不再往北推一推?
是的,幾個明朝時空裏,都有出現明朝特色的綠色長城,不是大明主導,而邊境和黃河中上遊地區的百姓,自發的植樹造林,培育防風固沙植物和種植方式,一代代人努力改變家鄉的故事。
在大明有錢了以後,朝廷裏也有好的官員注意到了他們,開始撥款、給獎金、給榮譽,幫忙去引進外地植物試驗種植。
自己家的草場草越來越少,南邊人種的草都種上沙漠,有邊境軍隊的火槍火炮,又不能強行趕著牛羊去啃人家的草,蒙古也眼饞很久這些綠色長城了。
小白看的想哭了,這些大明生活在貧困地區的人,也沒有忘記家鄉,一代代人都在努力種樹,想讓家鄉都變成綠色。
哪怕換了個時空,這也都是家裏人。
不同於自己時空近代史以來的艱難開局,有幾百年大明教育、循序漸進工業化和海外種植園、礦業公司托底,有工廠有資源新中國開局隻是沒有那麼富裕了,人民戰後需要休養生息,不至於一窮二白。
這個幾個大明朝結局大差不差,紅色新時代後基本發展相同,在新時代開局還算順利的時空,最有意思的,當屬中蘇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