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爆發(全文完)(2 / 3)

主持人介紹完,帶著大家去拍攝現場,已經搭建起的高科技考古棚。

不同於以往考古的土坑泥坑,這個考古現場,是專家們在情理被黃土掩埋的各色器皿,還能看到似乎這裏隻是一個空間,被挖掘機鏟斷的地方,把黃土都清理掉之後,露出了四四方方的道口。

穿著整齊裝備,還自帶吸氧工具的工作人員提著燈,大家小心走進去,發現裏麵四周都是方方正正的秦磚,再往裏走,兩邊牆壁都開鑿出洞,擺放著被卷起來,整整齊齊的竹簡和布帛。

牆上還刻下了這些書的名字,或者書所屬的流派,從二周史,到春秋戰國不同國家的史書,諸子百家不同學派整理的書籍,碼的整整齊齊。

工作人員驚呆了,主持人看呆了,攝影機更是明顯一抖。

“期待我們工作團隊的考古發現,現在先把時間交給我們的工作人員。”主持人最後倔強著對著鏡頭說完,連線直播趕緊換到氣象頻道,新聞到此結束。]

小白恍恍惚惚。

他仔仔細細翻閱自己時代的秦朝曆史,發現上下幾千年還是那幾千年,秦皇陵的發掘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新聞變化。

這到底什麼情況?

班群裏跟著發了一個呆滯的表情包,小白去搜索新聞,不出意外,網友已經在下麵開始大團建了。

-我看見了!二周史,齊楚燕韓趙魏史,連晉、吳、越都有,還有諸子百家的標簽的書!!!

-能考古出東周和先秦禮器,這還不是個墓穴,地下藏書室是吧?

-誰地下藏書室放祭祀的禮器啊,這真不是藏書室

-放出來,快放出來,我還要看啊,我好像都看見楊朱的書了,那麼厚一大卷,整整好幾卷呢!

-考古團隊加把勁啊,我幾年就要看到這些東西擺進博物館!

-三天,我要看到這些書都上了百億補貼

……

先秦的墓不少見,能挖出帶字的青銅器雖然很珍惜,但也不是沒挖過。

但從兩周到先秦,有名有姓叫得上號的國家史書,諸子百家目前已知最多的文獻……這不是一般的寶貝,是國寶!

玉門小鎮外的戈壁上已經臨時搭建起了簡易房屋,電線信號全拉過來,附近的武裝力量也到了現場防衛。

考古團隊花費整整一個星期,確保這些寶貝東西不會氧化變壞,把它們用最先進的技術保存起來。

後麵就是古典文獻專家們來工作了。

浩浩蕩蕩,過程又嚴格保密,已經被全民關注的考古大發現,在新聞發布後的一個月,終於放出來了一些采訪片段,還有專家們整理出來的文獻。

那些禮器玉器,基本上確定是先秦時期不同國家的。

從二周到先秦的各國曆史,根據檢測,已經確定這些書的年代都是秦。

按照那些編寫史書人的姓名,裏麵有大量不知道的人,也有諸如李斯這類耳熟能詳的人,應該是秦官方組織的大型曆史編修活動。

裏麵除了史書以外,其他的書籍也是分類的,不是按傳統的諸子百家分類,而是孔、孟、荀、老、莊、墨、楊這樣按照師承來整理分類的。

在司馬遷整理分類之前,確實大家也都是更看重學說的老師,而不是學派。

除此之外,還有《尚書》這類的上古文獻,一整個地下空間,都是先秦時期的文明智慧結晶。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根據檢測,這個地下空間還很大,裏麵還有更多的未知秘密。

隻是目前已知的先秦文獻,就夠學界震動好好研究的了,這個疑似藏書室的存在,更是謎團中的謎團。

小白沉思,他這真的不是穿越了嗎,他怎麼感覺他好像就是穿越了啊……

現在關於這個“藏書室”的考庫發掘,已經是全民關注大事,線上線下熱度都老高了,光是發掘出來這些書,就夠做數不清的節目,需要改改教科書了。

-韓非的手稿,那是韓非親刻的竹簡!

-還有李斯的手稿呢,李斯的還堆在韓非的上麵呢

-公輸家的圖紙,這機械結構絕了

-那麼多沒了的文獻資料,居然真的還能有我活著看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