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也是一種處世哲學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粒美好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人生是精彩的,正是因為有了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
看看下麵這個小故事:
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婦,操勞了大半輩子,卻從來沒有從家人身上得到過任何感激。
一天,她問丈夫:“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買花向我哀悼?”
她丈夫非常驚訝地說:“當然會啊!不過,你在胡說些什麼呀?”
婦人極其認真地說:“等到我死的時候,再多的鮮花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趁我還活著的時候,隻送我一朵花就足夠了!”
有些時候,小小的一朵花就可以表達謝意,給對方喜悅和希望。在生活中,有些人並非不願意表達感恩,而是因為天性木訥、害羞,不好意思大聲說:“謝謝!”或者是不明白應當怎樣適當地向對方表示。
或許,對方並沒有期待回饋或報答,但這並不表示受惠的人就可以因此而忽略對方的付出。長期漠視別人的付出,其實是自己的損失。沒有道謝,就無法體會彼此的好意在互動之間是多麼的幸福,也很可能因而無法再繼續得到對方的恩惠。
實際上,表達自己的感恩或接受對方的感恩,都是需要練習並且需要將它培養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的。“大恩不言謝!”隻不過是客套話罷了!恩惠是無所謂大小的,我們最好銘記“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如果是出於感恩之心,一句“謝謝”、一張賀卡、一封信、一個電話、一次拜訪、一份禮物……都會因為彼此的真誠,而變成人間最甜美的甘泉。
王建大學畢業後,父親到處央求親友,在家鄉小城給他找了份認為蠻體麵的工作,但他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下決心要到外麵闖一闖。那晚,他和父親深談,描繪自己的理想抱負。父親說他的心比天高,母親則在一旁默默地抹眼淚,一心想讓他留下。但他卻吃了秤砣鐵了心,非要“走出去”。
父親終於問:“你決定要去哪裏呢?”
他思慮半天之後,搖搖頭。
父親坐在炕上抽著劣質煙,良久,才一字一頓地說:“兒大不由父母呀,你已經是成年人了,以後的路怎麼走,你自己看著辦吧。”
父親終於同意了!那一刻,他為父親無奈的妥協和“支持”而感動不已,在心裏默默發誓,一定不讓父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