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文獻中的故事(1 / 1)

文獻中的故事——人不如猿的悲慘往事。

人類對流行性出血熱的認知早在19世紀已經開始,並且有文獻記錄。

以下故事摘自相關文獻。

1825年,門敏特立耶夫(Mindrev)記錄[1],在烏茲別克地區發生出血性瘧疾,其症狀符合現在所認識的流行性出血熱,主要症狀為發熱,有出血性傾向和腎髒炎。

1931~ 1932 年在黑龍江流域中俄邊境的日本和俄國軍隊中有該病發生[2-3]。

1932年,黑龍江省的中蘇國境阿穆河流域出現本病流行,1933-1935年陸續有病例報道,當時稱為Churilov氏病,後改稱為遠東出血熱。

1934年,默爾曼(Myhrman)[4]及在特赫爾姆(Zetterholm)[5]分別記錄了一種新的疾病,發生在瑞典北部,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稱為流行性腎髒炎,實際上根據臨床症狀和屍檢結果分析,此病也屬於流行性出血熱。

1935年,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森林及草原地帶,有本病發生記載,當時曾誤診為出血性紫斑、異型猩紅熱、急性腎炎、出血性斑疹傷寒等多種不同的疾病[6-7]。

1938年,在烏茲別克發生一種出血性疾病,竟菲特老夫(Fedulov)、奇列考夫(Grekov)、前列霍夫(Terekhov)等[8]的觀察,認為此病與其他傳染病不同,主要症狀為發熱、出血性發疹、吐血、腸管出血等,患者死亡率很高。

1939年,夏秋季,日本騎兵在黑龍江孫吳縣演習,9至12月間有20名士兵染病,死亡6名,主要症狀為發熱、有出血性傾向、蛋白尿等[9-10]。

1941年,黑河地方日軍中又發生同樣疾病,患者234名,26名死亡,當時稱為黑河熱。同年,據日本報道,在出兵中國東北的百萬日軍中,有1.2萬人患此病,病死率高達30%[11-13]。

1942年,繼續流行,因其症狀特殊性,初稱為孫吳熱,同時其他駐軍所在地,如虎林(虎林熱)、永安、三江、二道崗(二道崗熱)、北安、橫道河子、延邊(日偽時稱間島,稱間島熱)等地均有很多病例發生[14-16]。

——

追溯流行性出血熱病原體的研究,有一段黑暗曆史讓人刻骨銘心。

以下資料摘自相關文獻[20]。

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和統治我國東北期間, 日本侵略軍進入疫源地後曾遭受自然疫源性疾病孫吳熱(即流行性出血熱,後改名為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等極大的威脅。1940年由日本軍醫中將石井四郎主持, 成立了關東軍第731 部隊, 本部設在哈爾濱平房, 外地設有4 個支隊, 孫吳為其中支隊之一, 對外番號為“673” 部隊[17]。日本作家森村誠一在他的著述《魔鬼的樂園》中提供一個情況, 在“731”部隊技師層裏, 前金澤醫大細菌學教研室的二木秀夫博士是核心人物, 自1938年以來, 他在“731”部隊新定的研究課題——《關於探索“孫吳熱”病原體的研究》上,一直執刀宰殺“滿洲猴”(“猴”、“猿”), 幹得相當利落[18]。

1942年11月笠原四郎、北野政次等, 從孫吳捕獲的40隻黑線姬鼠(Apodemus agrarius)身上采集到203 匹耶氏厲蟎(Lealaps jettmari), 用生理鹽水研磨成懸液, 注射給“猿” 大腿皮下,經19d 發熱達39.4℃, 取其發熱期血液,注射給第2 代“猿”,經12d 即發熱、尿蛋白陽性,剖檢認證為HFRS 腎(腫脹、髓質出血)。爾後用其發熱期血液乃至髒器材料, 以“猿”為實驗對象連續進行病原傳代。當時實驗用的病原材料通過濾器過濾後, 仍獲陽性結果, 以此為依據提出HFRS病原為病毒[19]。

在黑線姬鼠保存HFRS病毒試驗中,取有病毒血0.5ml注射黑線姬鼠腹腔內, 觀察25d 處死, 取其肝、脾、腎10倍懸液1ml , 注射“猿”皮內後11d 發熱40.2℃, 取發熱期“猿”血液,繼續接種次代“猿”,並罹患重症。證明黑線姬鼠對該病毒為不顯性感染, 從而作出黑線姬鼠為該病毒的儲存宿主,耶氏厲蟎為媒介的推論[19]。

(參考文獻附後。)

國弱,人不如猿。

以史為鑒,國家強大,國民才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