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來隻有簡單的幾個蔬菜,大部分菜還是張美雲的母親在縣衙後院親手種的。
張海和張美雲擔心高誌雲會覺得有些怠慢。
高誌雲卻不以為意,開心地吃著,一邊吃一邊還說著“好吃、好吃”。
高誌雲知道張海公正廉潔,日子過得苦巴巴的也在意料之中。
“別光看我,趕緊吃。”
看著其他人都不怎麼夾菜,高誌雲連忙催促著。
張美雲眼中全是感動,尤其是張美雲知道相公是鹿鳴居的老板,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菜肴,如此簡單的菜肴高誌雲卻吃得如此開心,全是為了照顧自己的感受。
高誌雲夾起一些青菜放入張美雲的碗中,開玩笑地說道:“夫人,多吃點,不然你餓瘦了,張大人怕是要找我算賬了。”
張美雲開心地笑了起來,嘴裏的青菜變得美味無比。
午膳過後,高誌雲想要在龍灣縣走走,張海連忙帶路,張美雲也纏著要一起同行。
走到龍灣江畔之時,看著滾滾東去的江水,高誌雲心中感慨萬千,仿佛當年那慘烈的場景就在眼前。
龍灣之戰,可以說是朱元璋真正扭轉對陳友諒劣勢的一戰。
這一戰,不但擊潰了陳友諒的十萬大軍,還俘獲了大量的戰艦,更關鍵的是讓朱元璋眾人有了對抗陳友諒的信心。
高誌雲招招手,侍衛首領劉策便將李公公帶來的錦盒呈上。
高誌雲將尚方寶劍拿在手中,開口問道:“張大人,你可知這把尚方寶劍的來曆?”
張海作為品階如此低的文官,對戰場之事知之甚少,於是回稟道:“回稟國公,下官不知。”
高誌雲微微一笑,將當年的事情娓娓道來:“當年皇上占據應天,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北有元朝虎視眈眈,其中以陳友諒威脅最甚。陳友諒軍隊有六十萬之眾,水軍戰艦上千艘,而我軍隻有十餘萬,所謂的戰船基本上都是漁船,實力相差懸殊。”
“皇上與我定下反間計,通過康茂才的書信將陳友諒的十萬大軍誘至龍灣登陸。陳友諒登陸之時,皇上與我在獅子山指揮大局。而此把佩劍就是當年皇上的貼身佩劍,此劍出鞘,徐達等五路大軍出擊,一舉擊敗陳友諒的十萬大軍,從此奠定了爭奪天下的基礎。”
張海深受觸動,亂世之中奪得天下自然困難重重,能扭轉局勢一統天下必定非常人所不能。
張海雖沒有征戰過沙場,但當年作為熱血男兒,也曾夢想過有一天能戰場殺敵的情景。
“張大人,你可知皇上賜我這把佩劍的用意?”
張海搖搖頭,聖意難測,何況張海連朱元璋的麵都沒有見過。
高誌雲慢慢拔出尚方寶劍,一道寒光映入眾人眼簾。
“天下已定。外雖有北元虎視眈眈,但我朝有百萬大軍,保護現有的領土已綽綽有餘。此種情形之下,亂必從內生。曆朝曆代,朝堂爭鬥,皇子奪權屢見不鮮,貪官汙吏更會日益增多。應天城外就有如此惡劣之事發生,如果是在偏遠的地方,一個縣令就可以隻手遮天、魚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