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太湖,不得不說的就是太湖三白:太湖白魚、秀麗白蝦、太湖銀魚。
曾幾何時,高誌雲最不喜歡吃的就是魚,各種各樣的魚都不喜歡。
印象最深刻的是半夜點了一份酸菜黑魚粉,高誌雲一邊嗦粉一邊看著黑絲美女的擦邊舞,豈料一根魚刺直接橫著卡在高誌雲的喉嚨裏。
喝水、喝醋、吃麵包,高誌雲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試了,那根魚刺仍舊好好地待在那裏一動不動。
喉嚨越來越痛,高誌雲隻好打車去醫院掛了一個急診,花了八十塊錢終於把魚刺那夾了出來。
看著年輕醫生一臉嘲諷的表情,高誌雲發誓再也不吃魚了。
來到明朝之後,高誌雲隨著朱元璋到處征戰,廚子偶爾也會做一兩道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嚐試了兩次,竟然喜歡上了魚肉的鮮美。
所有魚之中,太湖白魚就是高誌雲最喜歡的。
太湖白魚聞名天下,與鬆江鱸、黃河鯉、鬆花江鮭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魚,全身潔白,銀光閃閃,肉質潔白細嫩,鱗下脂肪多,鮮美無比。
攻下蘇州後的三個月內,高誌雲每隔一天都會來到太湖邊吃上一頓白魚。
新鮮打撈上來的白魚稍作處理,上鍋蒸一刻鍾,立馬端上桌,一口下去心裏是大大的滿足。
何元思那裏的古籍越來越多,不僅有難得一見的醫經、曲譜,還有不少州誌、縣誌。每次整理好一批,何元思都會親自送到高誌雲的書房之中。
高誌雲翻閱古籍的時候也曾看到過有關太湖白魚的記載:白魚出太湖,四時皆有,惟五月中梅雨多則大上,色瑩白如銀,觸箸紛解,鮮美冠時。
太湖白魚最好的烹飪方法就是清蒸,瑩白如銀的魚體上撒上翠綠的蔥花和金黃的薑絲,可謂色、香、味俱佳,入口更為鮮美。
而夥計端上來的第一道菜便是高誌雲期許已久的清蒸白魚。
高誌雲夾起一筷子送入口中,肉質鮮嫩肥美,不禁讚許地點了點頭。
美味佳肴陸續上桌,幾杯酒下肚,酒桌上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李介繪聲繪色地給大家講著鄱陽湖之戰的慘烈場景,說到興奮之處竟手舞足蹈地表演起來,那滑稽的表情惹得眾人大笑不已。
這些官員在蘇州任職以後衣食無憂,不過私下裏卻時常懷念跟著高誌雲南征北戰的時光。
高誌雲打心底裏為這些兄弟高興,隻希望他們能安安穩穩過完這一生,不要落一個貪贓枉法斬首示眾的下場。
高誌雲站起身來,舉起手中的酒杯,高聲說道:“在座的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以後遇到什麼難處盡管來找我,千萬不要客氣。如果哪天被我發現你們幹了那些觸犯律法的事情,我第一個饒不了他。”
眾人跟隨高誌雲多年,深知高誌雲的性情,又有誰會忤逆他的意思呢!
更何況高誌雲是真心實意為了他們好,誰也不想有朝一日刑場相見。
眾人連聲應允,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高誌雲和眾人一一拜別後才離開,臨走之前打包了一份王詩晴最愛吃的銀耳蓮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