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難得的賢內助(1 / 2)

一頓晚膳下來,丁香已經心滿意足,不僅吃到了美味的菜品,更重要的是高誌雲經曆的事情遠比坊間的傳聞更加精彩。

如果古代有記者的話,丁香可就拿到了第一手的新聞資料。

晚膳過後,丁香便出去準備王詩晴歸寧的事情了。

古代女子出嫁之後,從此遠離了父兄,鑒於骨肉養育之恩,於是“固有歸寧”。

《幼學瓊林》中解釋,“女子歸寧,回家省親之謂。”

歸寧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回門,回門作為古代傳統婚俗的最後一項程序,來表達了女兒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歸寧時,新娘帶著新郎回家感謝父母,也可以預示著夫妻和美、恩愛幸福之意。

在封建社會裏,女性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更是難上加難。

她們婚前一切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婚後則成了夫家的財產,更有甚者,在成親之後夫家還會要求她們改成夫家的姓氏。

王家也算是蘇州的大戶,可是王詩晴仍然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礙於張士誠在蘇州的權勢和地位,七年前也不得不嫁給他手下的將領。

如果不是高誌雲在采薇閣邁出那勇敢的一步,王詩晴此生隻能孤苦終老或者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度日。

古代的交通十分不發達,不像現在這樣有高鐵、飛機,就算是新疆、內蒙古、西藏幾個小時也就飛到了,古代女子出嫁較遠的話,也很可能意味著從此與家裏斷絕了所有聯係,回門也就成了與父母見麵的最後一次機會。

所以,在傳統的婚俗禮儀中,回門也就成了必不可少,也是娘家極為重視的環節。

封建禮製中的規定那可是相當嚴格,出嫁的女性隻有兩種情況可以再回娘家。

一是娘家發生重大變故,在征得公婆或丈夫的同意後,由丈夫陪同一起回家探望。

二是丈夫離世、膝下無子,或者是由丈夫解除婚約的情況下,出嫁的女子可以再度回家。

這些規定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製定規定的人估計要被活活罵死。

要知道二十一世紀男女平等,在很多家庭裏男人的地位甚至還不如一條狗,很多時候過年都是隨著老婆回家,隻能無奈地讓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在寒風中等待。

高誌雲畢竟是從2040年來的,平日裏對女子都是彬彬有禮,對自己的夫人更是百般寵愛。

夫人們平日裏想念父母的時候隻要說一聲就行,趙敏都會讓侍衛們護送她們回家,甚至有時候夫人們想在家中住幾天都沒問題。

要是換做其他官員,早就把夫人臭罵一頓了。

至於嬪妃那就更慘了,有些女子嫁進皇宮後甚至一輩子都無法再見自己的父母一麵。

王詩晴成親之後就要跟隨高誌雲返回金陵,和父母見麵的機會就少了,所以這次歸寧也要好好和父母說說知心話。

高誌雲倒是看得開,如果以後王詩晴想念父母的時候就把他們接來金陵小住幾日就好。

來蘇州之前,趙敏和張美雲早就將王詩晴歸寧所用的禮品和祭品都準備好了,令高誌雲省去了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