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一下子就炸鍋了。
王鍾瑤她們都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一千兩百名?
十個國公府都放不下啊?
想當初她們十個也是千挑萬選之後才被送進國公府的,和她們姿色、家世相當的大家閨秀,整個金陵城估計也找不出一百個吧!
“真的是一千兩百名?”
“滿朝文武大臣都聽見了,還能有假嗎?”
春桃今日陪著高誌雲上朝的,她說的話不容得她們不信。
“春桃,別逗她們了。”
眼看再胡鬧下去,姐妹們估計都沒有胃口用晚膳了,趙敏這才開口主持大局。
春桃吐了一下舌頭,這才將朝堂之事簡單說了一遍。
夫人們聽完都是一臉錯愕,都不明白這麼重要的兩件寶物為何要討要一個還可能虧錢的賞賜呢?
隻有王詩晴用熱烈的眼神注視著高誌雲,此刻的她已經察覺到了高誌雲此舉的用意。
夫人們表情的變化怎麼能逃得過高誌雲的眼睛,略一停頓後開口問道:“你們知道大明和北元打了這麼多年仗,有多少蒙古女子流落中原嗎?”
如果問詩詞歌賦,那麼在座的夫人們幾乎都能答得出,可你要問戰爭、問民生、問朝政,那麼除了趙敏之外估計沒有人能答出。
這時,高誌雲說出了令人震驚的數字:十萬。
“皇上仁慈,大明開國後並未對投降的蒙古人濫殺無辜。自從洪武三年開始,不再強製蒙古人改變姓名。可是為大明安危考慮,律法規定蒙古人內部不得通婚。如此一來,這十萬名蒙古女子要麼孤獨終老,要麼嫁給漢人。”
“要知道改變習慣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飲食習慣。”
這一點,趙敏和春桃深有同感,剛入府的時候兩人都不習慣中原的飯菜,為此高誌雲專門請了一個蒙古廚子,她們想吃什麼就讓廚子做什麼。
高誌雲走南闖北,早已經習慣了各地的美食,對於蒙古的美食並不抗拒,平日裏趙敏和春桃吃什麼他就吃什麼。
不過兩人自從愛上了高誌雲親手製作的菜品之後,慢慢也愛上了中原的口味,隻是在一些蒙古的節日才會讓廚房做幾道蒙古菜。
就算有高誌雲這麼一個體貼包容的相公,兩人還是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適應。
這十六家青樓裏的蒙古女子不在少數,大部分都是北元官員的家眷,其他的便是大明犯事官員的家眷了。
不是說錦衣玉食,這些女子進來之前也算是衣食無憂了,如今卻被男人肆意淩辱,還有何尊嚴可談。
這下子飯桌上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紛紛用崇敬的眼光注視著高誌雲。
這份大愛,整個大明估計也就隻有高誌雲一人了。
“此事是我擅自做主的,還請各位夫人原諒。其實我並沒有把握能夠讓這十六家青樓一年賺到二十萬兩銀子,我隻是盡力挽救這些青樓女子的悲慘命運而已。”
趙敏握住高誌雲的雙手,開口安慰道:“相公,我們怎麼會怪你呢?你能這麼做,我們開心還來不及呢,更何況二十萬兩銀子我們國公府還是虧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