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弗吉尼亞”級潛艇是美國海軍建造的最新一級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它將成為美國海軍21世紀近海作戰的主要力量,同時也保留了遠洋反潛能力。首艇“弗吉尼亞”號(SSN-774)於1998年開工建造,2004年建成服役。
1996財政年度進一步撥款,並繼續到1998財政年度,該級潛艇的第二艘撥款列入1999財政年度計劃,2001年啟動第三艘,2002年啟動第四艘。首艇計劃1999年開始在通用動力公司電船部動工建造。
1997年2月美國海軍同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達成協議,聯合建造前四艘艇。電船部繼續作為首席設計廠,並建造發動機艙模塊、指揮控製艙模塊和每條艇的7個其他分段,而且它還是第一艘和第三艘艇的最後總裝、試驗和交艇廠。紐波特紐斯公司建造指揮台圍殼、居住和輔機艙模塊以及6個其他分段,並作為第二艘和第四艘艇的總裝、試驗和交艇廠。反應堆艙分別由各負責交付艇廠建造。該級潛艇根據美海軍的需求,最終可能建造30艘。
該級潛艇是安靜型潛艇,反應堆活性區壽命與艇同齡,有供9名蛙人用的解壓室,同時可派出供蛙人用的微型潛艇。該型潛艇既能在遠洋反潛,也能在淺水區作戰。
美國“俄亥俄”級核動力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海軍共發展了4代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目前在役數量最多、最為先進的便是第四代“俄亥俄”級潛艇,它構成了美國海基戰略核威懾的主力。由於該級潛艇噸位大,采用了高性能核反應堆、先進電子設備和多種降噪措施,特別是裝備了昂貴的“三叉戟”導彈,使每艘潛艇的造價高達20多億美元,堪稱世界潛艇之王。
“俄亥俄”級潛艇是潛艇之王,不僅因為它價格昂貴,而且因為其作戰能力高強。潛艇的中部兩舷各有12具巨大的導彈垂直發射筒,可以發射24枚當今世界上最具威力的“三叉戟”Ⅱ型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遠,最遠可達11000多千米;彈頭威力大,有8個1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彈頭;精度高,圓概算偏差隻有90米。
“俄亥俄”級潛艇不僅具有強大的進攻能力,而且生存力也很強。艇內采用了一係列減震降噪措施,艇殼敷設了消聲瓦,使潛艇的隱蔽性大大提高;且艇上裝備了高性能的觀察通信設備,GPS定位係統可在全球全天候情況下提供精確的導航信息;先進的AN/BQQ型綜合聲呐係統可以以主動方式對水中目標進行定位,為發射魚雷提供目標數據,以被動方式對水中目標進行警戒探測,使潛艇能盡早規避敵方潛艇的襲擊。此外,潛艇的艇首還安裝了4具533毫米魚雷管,可發射MK48-5型重型魚雷和艦艦導彈,自衛能力很強。
“俄亥俄”級潛艇的服役期為30年,目前正值青壯年時期。它是世界上在航率最高的潛艇,每次平均海上巡航70天;返回基地補給和修理25天後,可再次出海巡邏,使潛艇從服役到退役期間在海上的時間,即在航率可達65%~70%;若是在戰時,可高達90%。
“俄亥俄”級潛艇長170.7米,寬12.8米,吃水11.8米;長寬比是13.3∶1,為拉長的水滴形艇型,非常有利於水中航行;再加上采用了一座功率大、壽命長的S8G壓水冷動式反應堆,總功率6萬馬力,雖水下排水量重達18750噸,水下航速仍可達到25節。由於采用了高強度鋼艇殼,其下潛深度可達400米。
美國“海狼”級核潛艇
美國海軍為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和21世紀保持其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優勢,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研製替代“洛杉磯”級的“海狼”級新式攻擊型潛艇,並於1989年開始建造首艇,目前在建2艘。但由於“海狼”級造價太高,前兩艘平均造價20多億美元,因此隻被批準建3艘。
“海狼”級潛艇將是美國曆史上噸位最大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該級潛艇應用最新技術,在動力裝置、武器裝備和探測器材等設備方麵堪稱世界一流。
該級首艇於1989年1月9日訂購,第二艘於1991年5月3日訂購,第三艘於1996年4月30日訂購。
據美國海軍表示,模塊化設計比改進的“洛杉磯”級潛艇能載更多的武器、有更好的戰術速度、更好的聲呐,反潛效率提高3倍。
艇表麵全部覆有消聲層,像改進的“洛杉磯”級一樣沒有外部武器。該級第三艘艇將改進彈藥艙設計,能載50名突擊隊員,安裝更大的逃生艙。前兩艘艇也可能在適當的時候按此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