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雷。又叫沉底雷,沉雷均使用感應引信,其中“沉”-1型水雷采用音響感應引信;“沉”-2型水雷采用次聲感應引信。由於單一引信感應水雷有可能被對方水雷誘餌幹擾,或是被掃雷具探測和掃除,因此一些國家隨後開始聯合引信感應水雷的研製。“沉”-3型水雷是第一種聯合引信感應水雷,采用音響與感應聯合引信,具有良好的抗掃性能;“沉”4型水雷使用超聲和水壓聯合引信,達到20世紀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20世紀90年代服役的“沉”-5型水雷是一種小型水壓式沉底水雷,主要用於近海反登陸和反潛。最新型沉雷是一種可由潛艇遠程布設的高技術水雷,采用了先進的目標艦聲紋識別技術,采用微處理器控製,可裝任意組合的3種感測器。該型水雷可用潛艇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布設。
先進機動水雷。普通水雷的有效殺傷範圍非常有限,要在範圍廣大的深水海域實施有效水雷戰,必須研製和裝備具有自主機動能力的機動式水雷,以增加布雷深度,擴大單枚水雷的控製麵積。於是,垂直上浮火箭水雷和垂直火箭上浮導彈水雷及定向上浮火箭水雷就應運而生。垂直上浮火箭水雷是一種由火箭發動機推動上浮,能夠實施主動攻擊的高技術水雷。垂直火箭上浮導彈水雷以沉雷的方式布設,平時沉在海底,目標艦船一旦接近之後,即啟動火箭發動機,推動水雷上浮實施攻擊。而新式的定向上浮火箭水雷是一種具有精確製導能力的機動水雷。它可根據目標艦艇的方位、航向和航速,預先計算和確定水下攻擊彈道,然後啟動水雷定向攻擊水中潛艇或水麵艦艇。水雷在作戰狀態下相當於一枚大型噴氣動力魚雷,攻擊航速可達80米/秒。
水雷戰的成效如何,除需有高性能的水雷之外,布雷也是重要環節,對發揮水雷戰效果至關重要。布雷通常有艦布、潛布、空投3種方式。據外刊報道,中國海軍有4種施放水雷的平台,包括水麵艦艇、潛艇、轟炸機以及民用漁、商船。中國目前的布雷主力——舷號814的918級布雷艦,可運載多達300枚水雷。此外,中國現階段所有的潛艇,包括“羅密歐”級、“明”級潛艇和較為現代化的“宋”級、俄羅斯製“基洛”級、“元”級以及“漢”級核動力潛艇,都能攜帶水雷,且容易隱蔽,布雷精準。
此外,中國空軍擁有“轟”-5輕型戰術轟炸機,可以執行空投水雷的任務,雖然其攜帶的水雷數量不多,但可以快速布設水雷。
有關方麵還認為,針對各國海軍反水雷力量發展相對滯後、獵掃雷能力均不理想的狀況,采用新舊水雷混用、虛實結合的水雷陣,不失為對付航母戰鬥群的有效戰法,即便不能直接擊沉航母,所造成的毀傷和形成的威懾也足以讓航母戰鬥群卻步而無法發揮作戰威力。
隨著海軍走向遠洋,在攻勢行動中布雷需要具有遠洋能力、水雷載量大的專業布雷艦。因此,“沃雷”級大型布雷艦應運而生。作為專用水麵布雷艦,“沃雷”級布雷艦續航力強,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且裝有滿足戰時要求的、在5級海情下仍可正常運行的水雷布設係統。“沃雷”級可搭載300枚各類水雷,由於水雷裝載量巨大,為戰時快速再裝填,該艦裝有無碼頭海上補雷裝雷設備,包括大跨距折臂起重機等。此外,艦上還裝有布雷情報指揮係統,能即時顯示艦上各種水雷的剩餘數量以及布設點的完成情況。
盡管“沃雷”級布雷艦擁有強大的布雷能力,但在現代海戰環境中,水麵艦艇攻勢布雷易被對方發現和攻擊,因此在突然性上不如潛艇和航空布雷方式。特別是用潛艇布設自航式水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流行的新興布雷方式。自航式水雷可用潛艇魚雷發射管發射,由於長度較短,1枚魚雷的空間可存放2枚自航式水雷,1艘魚雷艙容量為20枚魚雷的常規潛艇在執行布雷任務時,最高水雷攜帶量可達40枚,而且比水麵布雷艦的布設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