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商量對策(2 / 2)

“李總,那台灣市場怎麼辦?還要不要進入啊?”說話的是鄭強,作為愛德公司的負責人,聽到原本十分看重的台灣市場居然是別人家的後花園,便急了起來。

“進肯定要進的,畢竟上千萬人口的市場,哪有這麼容易放棄的,香港也就四百萬人口,還有別的電視機廠家跟我們競爭呢。”

“李總,你的意思是按原計劃進行?”鄭強問道。

“計劃肯定要改的,目前我們生產的是黑白電視機,但相信不久就要生產彩色電視機了。先用黑白電視機幫我們在台灣市場打響知名度,然後等台灣有彩色電視節目播出後,我們再在彩色電視機市場和大同公司一較高下。即使不能超過對方,但至少也要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吧。”

“哦,明白了。李總的意思是雖然台灣市場目前還不是我們的重點目標之一,但我們還是要進入台灣市場,站穩腳跟,為今後彩色電視機做準備。”

“我的意思是,你要好好掌控好質量關,‘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啟明點到為止,也不再繼續。

“李總,那我們福滿多食品呢,是不是也要改變啊?”見李啟明和鄭強沒再說話,戴駿開口問道。

“你那就不用了,茶飲料是新產品,競爭對手少,而且我們在包裝上可是下了大功夫。不過,你要讓工人全力生產,香港的事情你也清楚,我們要搶占先機,占領市場,要不然不久就會有跟風產品出現的。質量關的情況我就不說了,你應該知道的。”

“嗯,李總,回去後我馬上組織工人加緊生產。”戴駿點了點頭,向李啟明保證道。

“林俊,你和那麼媒體方麵聯係得如何,能保證宣傳到位嗎?”李啟明給兩位生產廠家負責人交代完,抬起頭,望向林俊。

“李總,我們公司和那些媒體都是老關係了,合作了這麼久,放心吧,沒問題的。”林俊見李啟明問起了自己,就立即說道,他這個春節也沒閑著,還和幾個報紙的主編一起敘舊呢。

“一切就緒,那明天開工後就各就各位吧。雅麗,你先從公司賬戶上那一部分錢出來,給每個員工發5塊錢的‘利是’,算是新年禮物吧。”李啟明最後看著張雅麗,說道。其實“原來”的他也算是廣東人,知道點當地習俗,“利是”又稱“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運連連之意。

過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錢花得開心。“利是”派出去的時候,一定要見到笑臉,這封利是就像撿回了一個歡樂,雙方都興高采烈。新年期間,除了去酒樓吃飯要為服務員派發“利是”,長輩為孩子派發“利是”,給未婚的朋友派“利是”。假期過後,公司還派開工“利是”,取其凡事順利的意頭,且每封開工“利是”內附一張心意卡,印上勉勵詞句,以激勵員工。區區數十元,代表著一份關心,增加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又利公司長遠發展。開工“利是”不分大小,每名員工都一樣,不與業績掛鉤,不改變“利是”的性質。

老板向下屬派發開工“利是”,猶如與他們一起吃年夜飯和開年飯,可以營造大家庭的感覺,增加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令員工於公司之間的關係更緊密。開工“利是”象征好意頭,所以“利是”本身不需要很“大封”。李啟明的目的也就是這樣,增加員工的對公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沒問題,不過李總你還是單身呢?”每人5塊,大概也就幾萬塊,這點錢還是拿得出來的,家樂福在春節期間可是利潤頗豐。一般來說是已婚人士派“利是”,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前都可派發。所派對象除了未成年人,還有一些未婚人士,五六十歲未曾婚嫁的單身朋友,也會收到“利是”。不過李啟明這個單身漢發“利是”不符合身份啊。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知道這事的李啟明愣了半天後憋出這麼句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