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足球最肮髒的一幕在(4)(1 / 1)

陳培德說:“我們不能光看鼻子下麵的一點利益,眼睛要望向全國,如果假球黑哨誰都不管,難道讓他們無法無天?”

“5·19”過去兩天了,浙江省足協的申訴提交上去了,媒體上的報道像海潮似的湧過了,中國足協卻一點兒反應也沒有。性急的陳培德忍不住了,撥通了閻世鐸的手機。

陳培德跟閻世鐸相識十幾年了,彼此不僅了解,還有一段交情。1998年,時任國家體育總局政法司司長的閻世鐸到杭州主持起草《2001~2010年中國體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陳培德是起草小組的成員。他們白天一塊兒工作,晚上一起打牌、聊天。陳培德佩服閻世鐸的理論水平,閻世鐸則欣賞陳培德的為人實在,敢講真話實話。

2000年,中國足球處於低迷之際,閻世鐸“空降”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任主任,兼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陳培德覺得中國的足球最難搞,中國足協最複雜,所以對“不懂足球、不懂外語”的閻世鐸出任足球掌門人既驚訝又擔憂。

有一次,他們在北京見麵,陳培德開玩笑地說:“閻主任,領導要想重用你,就不會讓你到足協;領導要不想重用你,就讓你去足協。看來你怕是難以再進步嘍。”

中國足協和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是兩個機構一撥人馬。足協是民間社團,中心是政府部門,如此格局在中國隨處可見,也可以說是“中國特色”。

陳培德建議閻世鐸與媒體搞好關係。閻世鐸感激之餘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了陳培德:“陳主任,這個電話別人不知道。有了這個號碼,你什麼時間都能找到我。”

陳培德對中國足協的印象不好,認為那些人都是老江湖,靠不住的。閻世鐸卻是可以信任的,一是他到足協的時間不長,還沒有被汙染;二是他不僅年輕想幹事,還有振興足球的遠大抱負,有改革足協的設想,在一次會議上,他拍著胸脯說:“前麵即便是萬丈深淵,我也會為了中國足球義無反顧地跳下去。”

電話撥通了,陳培德直奔主題:“閻主任,對於‘5·19’球迷的不冷靜,浙江體育局願意承擔責任,以後我們要加強對球迷的教育,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可是,事出有因,導火線是裁判!”

“陳主任,我們用十多個小時,整整看了11遍錄像的慢鏡頭,根本就沒發現你說的情況!”閻世鐸的聲音有點火藥味兒。

陳培德愣了一下。中遠隊外籍隊員加西亞的進球是問題的焦點。事後,據綠城隊員孫明輝說,中遠隊開球時,自己肯定還沒有回到本方半場,還有菲利浦也沒有回去,他正忙著朝看台上的父親掀動著衣服表示慶祝。

一位浙江足球記者也看過錄像,根本就沒有找到加西亞進球的全鏡頭。電視記者從專業技術角度測出,從菲利浦進球到加西亞進球的時間間隔在12秒左右,央視《足球之夜》測出的時間是13秒。一位踢過專業足球的球迷說,10秒左右時間攻入一球,除非是對方根本沒有防守。中遠隊的進球經過3次傳遞,現實中如此快的進球是天方夜譚。

陳培德突然提高聲音問道:“一盒錄像帶能全麵客觀地反映出整個比賽過程嗎?攝像機的鏡頭能拍到全賽場的所有空間嗎?況且,當時攝像機對準的都是狂歡的隊員,歡呼的觀眾,根本來不及轉換角度……難道四萬多雙眼睛還不如一盒錄像帶真實嗎?”

官大一級壓死人,抗上是中國官員最缺乏的品質,而敢於直言卻是陳培德的本色,不要說閻世鐸,就是在比他職務再高的領導麵前也敢說真話。陳培德為自己立下做人的準則:“對上司不必低三下四,對下屬不可吆三喝四,對同事不能老三老四,對朋友不當說三道四,工作上不應推三阻四,情場上不該朝三暮四,說話不要顛三倒四,做事不能丟三落四。”

閻世鐸停頓片刻,語調平緩地說:“這件事影響很大,中央領導過問了,我們不能不對你們進行處罰。聽足協同誌反映,陳培德局長對媒體說,中國足球改革的當務之急不是請洋教練,而是請洋裁判。我對他說,這種話不會是陳局長說的,是媒體有意編造的。”

陳培德提高聲音,字正腔圓地說:“不。這正是我陳培德的原話,媒體一點兒也沒誇張!”

閻世鐸一時無語。

陳培德憤然掛斷電話。